14.这首词的上阕可以视为实录,写得辞意沉雄,气象宏大,与当时盛行词坛的花间派词风格迥异,请结合上阕以及所学李煜的其它词句分析。 四、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5.填空。 (1)问君能有几多愁? 。 (2)吴质不眠倚桂树, 。 (3)岁暮阴阳催短景, 。 ,三峡星河影动摇。 (4) ,千金散尽还复来。 (5) ,水面清圆, 。 (6) ,两朝开济老臣心。 (7)出师一表真名世, 。 (8)心非木石岂无感? 。 (9)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五、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面 包 沃尔夫冈•博歇尔特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更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她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个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当她睡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随后就是寂静无声。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了梦乡了。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说着离开了餐桌。“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他没有抬头。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他对着盘子在说。 “够了。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你多吃吧,吃吧!” 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包智星译) [注]①活尔夫冈•博歇尔特: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说《面包》写的是一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 16.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17. 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6分) 18.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5分) 六、文字应用(4分) 19.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文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5个字)(4分)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住宅特点 2 设计理念 1 3 理想住宅 4 1. 2. 3. 4. 七、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字数800。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抓了满满一把糖,可是瓶口太小,手出不来了。他一颗糖也不想放弃,手又拿不出来。“哇”的一声哭了。 一个农场主奖励工人除工资外还可以随便拿走一篮水果,20岁的托尼看中了最多的那个,可没拿动,他又换了个小点的,高兴的搬走了。 老板说谁帮公司追回30万债就给谁10万,大家都失败了。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后就将追回的20万交给了老板。原来,他跟人说,你只还二十一万就算结清了,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得到了1万的奖金。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年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1-11)(22分) 1D 2C 3C 4D 5B 6C 7B 8D 9C 10C 11B 12.(1)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卒、被动、樵险汲深) 年末时父亲故去,被后母虐待,后母常让她到险峭的山上砍柴,到水深的地方打水。 (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徐、衣、袖) 后母慢慢地穿上叶限的旧衣,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快刀走到池塘边上,对着池塘呼唤鱼。 (3)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但、宾语前置) 后母从节上回来,只看见女儿正靠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13.(4分) 对比手法。从今忆昔,今昔对比,无限悲哀悔恨。(2分)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饱含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下片写国破,悔恨之意更甚.又增伤感。 14.(4分) 上片 入手以四十年来 ,三千里地擒出气势。选用了“四十年”“家国”“三千里”“山河”这四个意象,从国家历史和疆域两方面彰显了南唐,盛唐的兴盛。后以楼阁之多连接霄汉,玉树琼枝做烟萝以夸张的手法深刻的描绘出一种大气奢华的帝王生活,同时也为下片的归做臣虏时候的凄凉作成鲜明的对比。全词由回忆到现实,由欢愉转到凄凉,跌宕起伏,层层深入,情感真挚,完美的勾画了 一个帝王归为臣虏的极其悲剧的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语》评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所学《虞美人》“春花秋夜何时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浪淘沙》“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5.填空。(12分) 16.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请按小说情节发展过程标明序号)(4分) 答:1,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1分 2,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1分 3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1分 4,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1分 17. 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6分) 答:第1句,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丈夫寻找借口意欲掩盖真相的心理。 第2句,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现了丈夫内心的慌张与不安。 第3句,动作描写。“头深深埋下去”说明丈夫不敢面对妻子。体现了丈夫矛盾心理。一方面,知道妻子确实会吃不饱。另一方面,如果不接受妻子面包,自己又饥饿难忍。 18.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5分) 答:小说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下口粮的小故事,不但表现了患难与共的真 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互相砥砺互相关爱的精神。分析:第二段中,妻子已经很明确判断出丈夫偷了面包,但她并没有明言。丈夫在被窝中吃面包,妻子可以安然入睡,也体现了她对丈夫深挚的爱。最后妻子以谎话对谎话,更能体现她对家人和家的深沉的爱。 参考:①这篇小说通过描写战争背景下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常态,表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戕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谴责。 ②丈夫因为饥饿,瞒着妻子深夜到厨房偷吃面包,被妻子发现以后,又极力掩盖真相。饥饿,让他们“看起来相当老了”,让他们互不信任,让本性善良的丈夫甚至“在结婚三十九年之后开始撒谎了”,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战争。 ③作品中也描写了一些温情的东西,比如对丈夫心理的刻画,比如妻子为了维护丈夫的自尊而不戳穿真相的对话描写,比如小说的结尾妻子把自己的面包分给丈夫的情节,所有的这些都表现了人性的善良,然而这些美好的人性却因为战争的存在而逐渐消失。 19.(4分)1. 以人为本2. 生态和谐 3. 空间舒适 4. 生活节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