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专题 滕王阁序(并诗)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课文,完成1~6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选C。A项,三个“属”的意思分别是“属于”“类”“用在人称词语后表复数,相当于‘类’”,后两个相同;B项,三个“尽”的意思分别是“完,干涸”“全,都”“全,都”,后两个相同;C项,三个“故”的意思分别是“旧”“所以”“原因”,三个均不相同;D项,三个“穷”的意思分别是“尽头”“处境艰难,困厄”“尽头”,第一、三个相同。 2.选出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 例句:都督阎公之雅望 A.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B.童子何知 C.极娱游于暇日 D.宇文新州之懿范 【解析】选D。D项与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省略句;B项,宾语前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 3.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中的“雾”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A.纤歌凝而白云遏 B.襟三江而带五湖 C.四美具,二难并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解析】选D。A项“遏”无词类活用;B项“襟”为名词的意动用法;C项“美”为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船”为名词作状语,与例句中的“雾”用法相同。 4.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成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一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解析】选D。D项“眼前所见之实景”不符合文章内容,应是“虚实结合”,因为此句更多的是联想与想像。 5.文中“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有何含意?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全文中最富有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著地追求,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野平原空阔平远,尽入视野,河流湖泊浩瀚逶迤,惊人眼目。 (2)向半空中极目远望,在闲暇的日子里尽情娱游。 二、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下面两题。 7.对这首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根据宋玉《高唐赋》中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描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C.第五句写阁外的景象:阁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D.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解析】选A。写滕王阁的过去,而非“现状”。 8.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三、四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解析】选A。最后一句是写景,以描写景物作结。 三、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一段关于夏的文字。要求:①展示出夏的特点;②表达出自己对夏的喜爱之情;③不少于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偶去山乡做客,那夏日的午后,有一份特有的祥和与肃穆。幽静的山山水水、草木花树,就像是一幅水墨田园画中的构图,悄无声息地演绎着田园的悠然与恬美。 远远的苍山好似困倦的老人在草垛旁舒坦地小憩,又像寺庙里一尊洒脱的卧佛蜷伏酣睡。远观之,绵绵山野仿若在天地间置放了数幅古香古色的国画条屏。那山梁起起伏伏、蜿蜒曲折,呈现着极其柔美的曲线。山野间郁郁苍苍的树木芳草,呈现着或浓或淡的绿色,真的是堆釉叠翠。小山村就安坐于这环抱的群山之间,若隐若现,真的有点像是陶潜笔下的世外桃源。 房前屋后的片片篁竹短松,随着阵阵山风婆婆娑娑,别有一番闲适的韵味。鸟雀声声甜美悦耳,却只闻其声,未见其影。斑鸠鸟一远一近地琴瑟和鸣,肆无忌惮地把自己的夏日情话大白于天下。青石缝隙里钻出的杂草,束束柔弱,叶面优雅地弯曲出完美的弧线。虫鸣山更幽,一些个莫名的小虫儿,躲在那儿,断断续续地吟哦着自己的喜乐年华。这些窃窃的交响,汇成了山乡的一曲曼妙乐章。 【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日趋庭(小步快走) 北海虽赊(赊欠) B.时维九月(在) 序属三秋(顺序) C.旷其盈视(尽入眼中) 躬逢胜饯(胜利) D.舸舰迷津(满) 一言均赋(字) 【解析】选D。A项中“赊”是“远”的意思;B项中“序”是“时序”的意思;C项中“胜”是“盛大”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川泽纡其骇瞩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C.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D.宾主尽东南之美 【解析】选D。“美”是形容词作名词,俊杰。A、B、C三项加点词都是使动用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