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课文2、3两段,完成1~4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顾自民国肇造 造:建立 B.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语:记录 C.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丐:索求 D.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 季:季节 【解析】选D。季:时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A.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B.则修文德以来之 C.籍吏民,封府库 D.谨庠序之教 【解析】选B。B项和例句都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为:使……来、使……光大。A项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作传。C项名词活用作动词,登记。D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A.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大王来何操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解析】选D。D项与例句同为“者”作标志词的定语后置句,A项为被动句,B项为判断句、宾语前置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 4.对课文2、3两段文字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第2段文字记叙了因时局不宁,致使墓碣之迟修,事略之迟编,流露了作者遗憾、歉疚的心情。 B.《黄花岗烈士事略》之所以迟编就是因为“变乱纷乘”,时局混乱。 C.第3段文字,作者面对国内严峻的形势,向国人提出了恳切的希望和要求。 D.为《黄花岗烈士事略》作序,正值北伐开始,先烈的伟大精神可激励士气,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解析】选B。本项以偏概全,《黄花岗烈士事略》迟编应该是变乱的社会环境与烈士材料的短缺两方面的原因。 二、结合对《〈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的学习,把下面对联的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黄花岗,___________,黄照碧血,___________。 下联:绿水河,河水绿,绿映白塔,塔印绿水存真容。 【解析】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结构相同,平仄相对,我们根据所给的下联,结合平日所学的对偶知识,考虑到词性、内容、字数,一一去对。 答案(参考):岗花黄 血染黄花留芳阁 三、请围绕“双赢”这一话题,运用比较论证的方法写一段话,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不少于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郑和是一个航海家,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他送去了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也受到异域的礼赞和膜拜,同时也学习了异域文化。他用的是东方的“礼”,是东方的智慧。当哥伦布带着他远洋的发现,成为西方殖民者在海上旅行的明灯时,他只不过是一个殖民者的先驱,为了东方的黄金,为了东方的丝绸而来。所到之处,带给土著居民的是灾难。带走了车载斗量的财富,留下了殖民地人民泣血的控诉。所以郑和的航海史是金色的,处处焕发着“双赢”所带来的人伦光辉;所以哥伦布的航海史是血色的,处处浸染着贪婪所带来的罪恶。 【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 直:简直 B.变乱纷乘 乘: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C.滋可痛已 滋:更加 D.不能继述先烈遗志 述:陈述 【解析】选D。述:遵循、依照。 【解析】选A。均为介词,凭着。B项:①介词,替;②介词,因为。C项:①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的。D项:①连词,表承接关系;②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3.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A.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B.何以伐为 C.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D.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解析】选C。A.判断句;B.宾语前置句;C.状语后置句;D.一般陈述句。 4.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越国以鄙远 C.吾得兄视之 D.晋军函陵 【解析】选A。其中“活”为使动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B项“鄙”为意动用法,以……为鄙。C项“兄”为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D项“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5.默写。 (1)然是役也,碧血横飞,______________,草木为之含悲,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2)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浩气四塞 风云因而变色 (2)泣鬼神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二、类文阅读 阅读林觉民《与妻书》选段,完成6~9题。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至爱汝 至:极 B.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顾:顾惜 C.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语:告诉 D.汝幸而偶我 偶:偶然遇到 【解析】选D。偶:以……为偶,以……为伴侣。 【解析】选C。而,均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A项,介词,用/介词,因为。B项,表期望的语气副词,一定/代词,他的。D项,介词,替/句末语气词,呢。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作为遗书的开端,作者表达了自己慷慨赴死,同妻子诀别的决心。 B.文章第二段,是全信的核心,烈士尽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敢先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C.第三段,作者分析了中国的现状,同时表明自己彻底抛弃儿女私情的勇气和决心,准备为国捐躯。 D.第四段,作者再次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以及身在中国的不幸,“不忍独善其身”的决心。 【解析】选B。第二段重在陈述“至爱汝”又“敢先汝而死”的道理,而非心情。 9.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 (2)这是我敢于索性去死而不顾念你的缘故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