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鱼凫( ) 石栈( ) 猿猱( ) 扪参( ) 抚膺( ) 巉岩( ) 飞湍( ) 喧豗( ) 砯崖( )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开国何茫然( ) (2)青泥何盘盘( ) (3)扪参历井仰胁息( ) (4)使人听此凋朱颜( ) (5)以手抚膺坐长叹( ) (6)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7)砯崖转石万壑雷( ) (8)所守或匪亲( ) 4.文学常识填空。 “蜀道难”本是______旧题,《蜀道难》是沿用古题而作。作者是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最伟大的______主义诗人。 5.名句填空。 (1)(2009广东高考,1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9湖北高考,15)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__________”,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9全国高考Ⅰ,13)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诗中关于登上峰巅而惊心动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展示蜀道溪水瀑流声响骇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ú zhàn náo mén yīnɡ chán tuān huī pīnɡ 2.D 解析:“其险/也如此”的节奏应为“其险也/如此”。 3.(1)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2)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3)屏住呼吸 (4)使动用法,使……凋谢 (5)徒,空 (6)为什么 (7)使滚动 (8)或:倘若 匪:通“非” 4.古乐府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 浪漫 5.(1)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2)郁乎苍苍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4)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5)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6)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6.作者开篇即慨叹蜀道“危乎高哉”,对下面行文有何作用? 7.作者写“尔来四万八千岁”这一时间概念,用意是什么? 8.请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 9.“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6.这样总叹一句,是为引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川,扪参历井。 7.写时间是说明古蜀国历史久远,这么长时间不与秦塞相通,足见蜀道之难行。这样时空杂糅,烘托蜀道的难行。 8.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9.运用了夸张手法、衬托手法。诗人紧扣“高”“危”,用夸张手法把崇山峻岭峭壁巉岩间的蜀道写得惊心动魄、令人望而生畏:山高得连黄鹤也飞不过,猿猴也愁于攀援。同时又借“鹤”“猿”来侧面衬托,暗写人行走之难。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塞(sāi) 石栈(zhàn) 扪参历井(mén) B.怒号(háo) 猿猱(náo) 砯崖转石(pēnɡ) C.崔嵬(wéi) 喧豗(huī) 飞湍瀑流(tuān) D.巉岩(chán) 咨嗟(zī) 磨牙吮血(yǔn) 答案:C 解析:A项,“塞”应读“sài”;B项,“砯”应读“pīnɡ”;D项,“吮”应读“shǔn”。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西当太白有鸟道 B.所守或匪亲 C.猿猱欲度愁攀援 D.可以横绝峨眉巅 答案:B 解析:“匪”通“非”。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使人听此凋朱颜 A.雄飞雌从绕林间 B.侧身西望长咨嗟 C.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D.砯崖转石万壑雷 答案:D 解析:例句中“凋”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D项中的“转”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C两项没有活用现象;B项中“西”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向西。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B 解析:B项,均当“距离”讲。A项,高/正,端正。C项,介词,比/介词,对。D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5.对于《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答案:D 解析:“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错。李白诗中有一些“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其一贯诗风。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9题。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6.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开篇两句的作用。 7.如何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的内涵? 8.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9.试从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两方面,比较这首诗与《蜀道难》一诗的异同。 答案:6.以黄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大大增强全诗的感情色彩,丰富了诗歌内容。感伤但不低沉,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7.反映了诗人希望政治上有所作为,现实丑恶而不能实现理想的痛苦心情。 8.诗人借曹植一掷千金买酒取醉的豪情来安慰自己。 9.表现手法相同:运用大胆的夸张、想象等,借以表达用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的激情,造成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抒情方式不同:《将进酒》直抒胸臆,毫不遮掩自己的情感,尽情表达,一吐为快;《蜀道难》通过景物描写,使情寓景中,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时局的忧虑和关切。 (二)阅读下面三首《行路难》,完成10~12题。 行路难(三首)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一)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其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