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本段由宇宙的演化感悟生命的生与死,表达一种通脱豁达的生死观。作者先引用古人的相关名言,然后加以阐发,指出生命的化育“必须以几百亿年的宇宙演化史作为背景和条件”,“造就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亿万年才能完成的大工程”;而生命的死亡则是回归起源,以简单的元素形态汇入时间的洪流,“继续参与宇宙的演化”。作者以庄子鼓盆为例,认为这是“哲人对生死彻悟之后的静穆与通脱”,“生是节日,死也是节日”。此段中作者思想飞扬纵横,融会科学与哲思,极富于启示性。 结构图解 主旨探讨 本文意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要与天地融为一体,在宇宙中忘记自我,在开放的时空视野和宇宙意识的笼罩下,充分感受爱与自由的真谛,达到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哲思与诗意交融 这两篇散文写作者望星空、登高山的感受,意境非常宏阔,文思非常深远,绝非一般的写景抒情之作。透视其内容,文笔已触及时间、空间、永恒、无限这样一些哲学命题,可谓典型的哲理散文。作者又联系生命、人生、精神等抽象而宏大的人类精神文化命题,洋溢着充沛而深邃的人文精神,其“天人合一”观、“回归自然”观,给人的思想以深刻的触动。同时作者又是著名的诗人,其哲思结合了具体生动的形象(星光、石头、树木等),加上文采斐然的语言表达,文章又闪耀着诗意的光辉。哲思与诗意水乳交融,发人深思,启人心智,并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其散文也渗透着诗意、诗情,表现为语言极富文采,有意境、有意蕴的语句比比皆是,引人联想,耐人寻味。如《星空》中“一瞬间,你与无数客人相遇,这么多光簇拥着你,抚摸着你,雕塑着你,你是静立于光之海洋的婴孩”,拟人、排比兼用,星光的奇妙变幻如在眼前,末句更富有想象力,神话色彩与童话色彩融为一体,把我们带到一个辉煌而圣洁的境界;《登高》中“不敢在树下呆下去,呆久了,我怕松树掩埋了我,我怕苔藓漫上衣服,我怕松鼠们集体出动,把我抬走,藏进只有月光才能找见的地方”,这里作者的想象力多么奇妙!只有诗人才能用这种想象力的语言传达出他深切的主观感受。 另外本文的引用也精当而灵活。《星空》一文中有多处引用,这些引用不仅服务于作者意思的表达,而且往往有进一步的阐发,翻出了新意。如在写到我们看到的星光、星河来自远方,来自宇宙深处时引用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下子增加了亲和感;又如引用爱因斯坦对宇宙的看法后,不仅用“在他看来”作了阐发,而且在下段提出了“宇宙宗教感”,表达了新的、针对人类现实精神状况的意思。 问题探究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班长张明想组织同学们举办一次“自然之友登山活动”,可他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你能帮他策划一下吗? 导思:保护自然,亲近自然,将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愉悦、净化、陶冶。让我们从精神、物质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去迎接大自然的拥抱吧。 探究:第一,带上登山活动的必需品,如登山鞋、矿泉水、食品等,还要带上笔记本,把自己的感想随时记录下来。 第二,去高山与自然对话,释放自己的理想,让心灵受到大自然的净化。 第三,用心去与自然交流,带着真诚向大自然倾诉。 第四,活动后组织同学们写好登山心得,召开心得交流会,与同学交流。 第五,以全班同学的名义撰写一份500字左右的《环境保护倡议书》,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组织同学们到社会上散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