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他笑了笑,用那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 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 “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妻儿呢?” 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 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 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15.第一、二段在小说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 16. 作者反复描写了人物怎样一个神态?为什么人物始终带着这样的神态?(3分) 17. 小说中出现的那个“破碎的相框”有怎样的作用?(4分) 18. 小说以“最后一趟生意”为标题,这其中有怎样的含义?(4分) 19. 这篇小说曾在当年被网络评为“全球最佳超短篇小说”,你认为这种评价是否有道理?请从结构、人物及主题中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分析。(4分) 四(40分)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一个经典的场面,就是安德烈公爵躺在战场上,他受了重伤,万念俱灰,祖国、民族以及他的爱情都已破碎,他觉得活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个时候,是什么东西拯救了他?什么东西使他又获得了生存的勇气?既不是什么伟大的思想,也不是什么崇高的精神,而是俄罗斯的天空,俄罗斯的森林、草原以及河流。这就是美的力量。 作家曹文轩认为,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以变为常识,但只有一样是不会衰老的,那就是美。东方有一轮红日,你的祖父看到的时候会感动,你的父亲一样会感动,而你,你的子子孙孙,每当看到这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的时候,都会被它感动。因此,曹文轩认为“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和知识的力量”。 读了上述材料,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可以写自己的感悟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D(笑靥yè,殒身不恤xù,振动) 2、C(制定:定出法律、政策等;制订:拟定。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质疑:提出疑问、问题。) 3、B(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也比喻对本国知识的无知。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或情况。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4、A B成分残缺,谓语动词“采取”缺宾语中心语“措施”。 C“是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重要技术手段”缺少主语,表意不清。 D结构混乱,“评判权不在……手中,而在……手中”与“对……的评判,将不由……决定,而由……决定”两种句式杂糅。 5、全球掀起中文学习热潮(“全球”“中文学习”“热”各1分) 6.(1)欢迎您惠顾。 (2)敬请光临指导。 (3)回家来吃顿饭。 7.答案示例: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蓝天。 雪中送炭三春暖,留守儿童盼关爱。 温暖孩子的心灵,让留守之地阳光普照。 (主题鲜明1分,修辞运用1分,文字表述1分) 8、(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9、D(除:授予官职) 10、C(寻:不久) 11、C(告诉:古义,报告,诉说;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区区:古义,私衷,私心,指对祖母恳切诚挚的爱心;今义,数量少,不重要。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12、略 13.犯上作乱(作乱犯上)或:本立道生、弋不射宿 14.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仁者爱人)(1分) 孝是仁的根本,但“爱人”不仅爱自己的亲人,还应爱他人,(2分)除此以外,不仅爱“人”,还推广至众生,至所有的生命(2分)。 15. 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中东或阿拉伯地区)、人物的职业(出租车司机)、故事发生的背景(战争)(写出两点给2分);为下文铺垫(1分)。 16. 微笑(1分)。因想到敌人将受到应有的惩罚而快慰,同时也表现出他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凛然(2分)。 17. 暗示人物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妻儿在一次导弹袭击中已经丧生,战争使一个幸福的家庭彻底破碎(2分),表达作者对战争的谴责,以及对无辜平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不幸的悲悯和同情(2分)。(共4分,学生如有其它合理的解析也可酌情给分) 18. 暗示这位司机要载着外国侵略者以自杀式爆炸的方式,与他们同归于尽(2分);暗示了一种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与侵略者作最后的抗争的悲壮(2分)。(共4分,学生如有其它合理的解析也可酌情给分) 19. 结构紧凑(短小精悍),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必须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必须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主题具有强烈的反战意义和人道主义立场(必须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