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注】①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人,任知制诰等职。②端拱:宋太宗年号,988年——989年。③上军:皇帝禁卫军,驻守京师,备征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妪独止店上 止:留 B. 或父母辔马 辔:套缰绳 C. 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 俟:依靠 D. 贻于有位者云 贻:赠送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系马于门 圣人不凝滞于物 B. 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 虽加召募,边人不应 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D. 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 填然鼓之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短小精悍,叙事简洁生动。叙事部分写了唐河店妪机智杀敌的一段故事,人物的潇洒英姿跃然纸上。 B.本文先叙后议,在讲了唐河店妪的故事后,转而议论,指出那些健壮的边兵都被上军所取,导致边防告急。 C.本文议论简明扼要,明白晓畅,举出上谷不守的例子,说明“国之备塞,多用边兵”是有道理的。 D.本文高度赞扬唐河店妪和边民英勇抗敌的精神,表明了自己备战守边的主张,内容充实,语言朴素自然。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3分) 译文: (2)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5.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感情。(2分) 16.简析第三联中“穿”“数”所表达的作者情感。(4分) (三)古诗文默写(10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谁主沉浮?(《沁园春》) (2) , ,用心躁也。(《劝学》) (3)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4)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阿房宫赋》) (5)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 。(《荷塘月色》) 四、作文(40分) 18.请以“雅和俗”为题写一篇文章。可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A. chàn/zhàn,xián/xián,yù/yù B chí/zhí,piē/piē,yì/yì C. xì/xì,pēng/pēng pào/pāo D.pái/pái , niè/niè , juàn/juàn 2.C。A“波滔”应为“波涛”B“嘻笑”应为“嬉笑”,D“更叠”应为“更迭”。 3.A。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犯罪分子落网,带动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无出其右:没有人能超过他。褒义。九牛一毛: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部分。 4. B。A“过去不仅”语序不当。C残缺“缓解”。D“令人堪忧”重复。 5.D(“德国”、“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错误。) 6.①控制温度(1分)②瞄准感染区域(1分)③破坏DNA结构(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1分) 7.(4分)① 心理描写、神态(神情)描写、动作描写(一点1分,写出两点给2分)② 引发阅读兴趣,引起悬念(为下文情节做铺垫)(1 分),丰富克拉莫这个人物形象(1 分)。 8.(6 分)①不过是“运气”,他经常投注的号码。②90岁了,已经没有什么“需求”。③金钱买不回生命,金钱买不回幸福和乐趣。④体现了生活的荒谬。(每点2分,写出其中三点给6分) 9.(5分)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起伏(2分),揭开悬念,呼应上文(1 分)。第一次是麦肯罗为自己的唐突表示歉意,安慰克拉莫(1 分),第二次是出于强烈的好奇,并最终引出幸运数字其实是集中营被文身的编号(1 分)。 10.(6 分)特点:出乎意料的结尾,情节陡转,令人深思(2分)。 作用:①揭示悬念,点明标题(2分);②启发读者思考人物命运,原来幸运号码里包含不幸的经历,深化了主旨(2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1.C.俟:等待。 12.D均为音节助词。A介词,在;介词,表示被动;B连词,因为;连词,才。C连词,虽然,连词;表示假设,即使。 13.B“健壮的边兵”错误,应是指马。 14.(1)等到与敌人作战,却要他们打头阵,他们当然不乐意去干。(3分) (2)为国家出谋划策的人,如果不在这些方面留心,我看不出他的忠心来。(3分) (二)诗歌鉴赏(6分) 15.日暮,月初白,流萤,孤灯。(1点0.5分) 16.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1分)徘徊(1分)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的数起流萤火虫,“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1分)无聊(1分)的心境。 (三)默写(10分) (1)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2)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举匏尊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 (4)妃嫔媵嫱 辇来于秦 (5)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四、(60分) 18.略 [译文] 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名为店名。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做怪事。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这里的人)才防范敌兵,但是(辽兵们)并不害怕。 端拱年中,有个老妇人留在店里。正赶上有一个辽兵来了,他把马系在门前,拿差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罐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又停住了。因为辽话称虏为“王”,她就对辽兵说:“井绳短,打不到水。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辽兵就拿着井绳系弓尾上,低下身子到井边打水。老妇人于是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马的身上铠甲都具备了,马鞍后面还悬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吏民都称赞她勇敢。 噫,国家防御边塞,经常用边土上的士兵,大概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他们熟习战斗的技巧要领而且不害怕不懦弱啊。一个老妇人尚且能这样,那些边土的士兵就更不难想象了。近年来对边土要塞那些勇猛的骑兵,在上谷称为“静塞”,在雄州称为”骁捷”,在常山称谓“厅子”,这些都是熟习战争战斗的方法而且不害怕不懦弱的人。听到外敌入侵,有的父母妻儿都来帮助安置战马整理弓箭(互文句),甚至还有不待披戴甲胄就上阵迎敌的。近年来北方胡人来侵袭,很久都打不过上谷,就是因为静塞士兵的勇猛啊。只是恰逢戍边的将领把静塞的士兵都调配到自己的军营来保护自己,所以上谷没有守住。现在“骁捷”“厅子”的名号还在但是兵马不多,虽然进行了招募,但边境上的人并不响应,为什么呢?因为被选中的都要被送回上都,离开家乡故里;而且每月的军饷很少,有的甚至不能糊口;发给他们的铠甲都很脆弱,战马也瘦弱,不能够抵挡胡人;而那些坚固的铠甲装备和强健的战马都被更上一层的部队拿走了;到了打仗的时候,却是这些人冲锋在前,当然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了。如果能稳定那些军队,让他们有热爱故乡的感情;增加他们的军需给养,让他们得到足够的吃穿;再给他们配上坚固的铠甲和强健的骏马,那什么样的敌人打不败?如果真的能这样,只要有一万边土上的士兵,就可以抵挡外敌五万啊。参与治理国家的人,不在这方面留心,我看不到他们的忠心啊。 因此通过一个老妇的勇敢行为,来整体反映边防的事情,赠予那些在位当权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