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武威六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111分)
    三、(26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3分)
    【翻译】: 。
    ⑵芝乃驰檄济南,具节罪之陈(3分)
    【翻译】: 。
    ⑶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3分)
    【翻译】: 。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填空并回答问题。(8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②学不成。
    【注释】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仕女节日游赏之处。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既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② “饿损纤腰”暗含“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1)古典诗歌讲究炼字。前一首诗中的“逐”字和后一首诗中的“绊惹”在用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柳”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的“柳”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4分)
    16.默写填空(9分)
    ⑴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⑵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漏 ,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⑶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⑷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
    ⑸座上珠玑昭日月, 。
    四、( 19分)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
    回 家
    章 珺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
    茫茫人海,鳞次栉比的楼群,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间瞥见的没有别人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
    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触动,既可以让人喜极而泣,又可以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它能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是微弱而固执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蹒跚而执著的。可是它无声无息,短暂的刺痛,还没有伤口,就被异乡的声音和风景抚平。
    虽然,我们早已属于他乡。在异乡人的眼里,我们早已属于这里。我们跟他们一样,操着同样的语言,追逐着同样的时尚。我们甚至比他们更像这里的主人,因为我们更关注这里的变化,小心翼翼地藏匿起外乡人的痕迹。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也许远远多于伤感。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故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唤过的土地,又注定会在某一时刻穿透时间和空间,呼唤着我们回家。
    于是,我们回家。背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经疲惫的心,一起回家。无论我们早已功成名就,还是我们正在为生计奔波,当我们踏上回家的归途,我们会有着同样的冲动和期望。也许我们需要蜷缩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也许我们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
    我们回到了这里,我们和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纤细的秋雨,细碎地敲打着破旧的古筝,我们听到了久违的乡音。尘封的窗户,却打开了遥远的记忆,我们曾站在这扇窗下,梦想着外面的世界。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我们用心触摸这里的一切。在遥远的他乡,我们曾用音符去编织她;我们曾用泪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我们本来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前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刻意地寻求她感受她。可是,朴素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乡愁,对于那些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我们与我们的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在那么一天,一路风尘之后,倚在故乡的门槛边,也许会伤心地告诉自己: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轻轻的一声叹息,却沉重得让人无法喘息。
    我们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们甚至已经巴望着尽快离去。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被我们留在了他乡,还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归去。
    可是,当车轮启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筹划起下一轮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故乡的景色还近在眼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这里?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
    什么时候,对故乡的回忆里,夹杂了苦涩和痛楚,可是想起故乡时,我们还会有割舍不断的感动。
    也许在某一天,我们在故乡埋藏了最后一个亲人,我们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回家的感觉,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它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细腻而绵长的感觉,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
    我们回家,独自一人,或者带上我们的浩浩荡荡的子孙。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
    17.(1)“那一刻,我们是那么不堪一击,又是那么坚韧无比”,句中的“那一刻”指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堪一击又坚韧无比?(2分)
    (2)“我们早已属于他乡。在异乡人的眼里,我们早已属于这里”句中的“他乡”“异乡”“这里”各指什么地方?(2分)
    18.“纤细的秋雨,细碎地敲打着破旧的古筝,我们听到了久违的乡音。”“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这两段文字都是描写家乡的,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5分)
    19.(1)请具体解释“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的含义。(2分)
    (2)综合文章后6段,说说为什么“我们在故乡埋藏了最后一个亲人”后,我们还会经常地想起家乡?(3分)
    20.结合全文,说说文中“我们”回家的感觉。(5分)
    五、语言表达(6分)
    21.下面是为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设计的三条广告词,请从其中选出你认为最佳的一条,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①现代汉语,一“典”即通
    ②规范现代汉语半世纪居功至伟,传播中华文明五大洲声名远扬
    ③一本词典,一位良师,一生收获
    最佳的一条是:(填序号)
    理由:
    22.将下面的句子按意义重新排列,把序号写在后面的横线上。(3分)
    ①在中国的美学理论中,不均衡是一种形态,均衡也是一种形态。
    ②从美学的角度来认识,美产生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这是认识美的方法,历代中国画家正是运用了中国的美学思想,才得以产生了中国画独到的艺术构思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构图理论。
    ③在阴与阳的关系中没有绝对的“阴”,也没有绝对的“阳”;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在一种相对对立的条件下,保持着一种自然的、和谐的统一与平衡的关系,这种和谐与平衡之美构成了中国美学理论的基础。
    ④中国道家学说提出的一阴一阳关系,体现出的是对立与统一之美。
    ⑤所谓均衡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它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达到完美与统一。
    答: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60分)
    回顾2010年,那里有太多的事需要我们去关注了:关注社会保障制度,关注人的生命,关注教育,关注环境问题……我们还得关注得与失,关注情与法,关注自身与他人,关注战争与和平,等等。自古以来,我国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我们要懂得关注,学会关注。
    请以“关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