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 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衬衫 栅栏 芟除 潸然泪下 煽风点火 B.甄别 装帧 箴言 再三斟酌 渐臻仙境 C.对弈 肄业 翌日 通都大邑 雄关险隘 D.整饬 喝斥 赤手 叱咤风云 炙手可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甄别 腥红 亲和力 声名鹊起 B.迂腐 乔迁 舶来品 两全齐美 C.福祉 喝彩 挖墙角 甘之如饴 D.真谛 整饬 明信片 共商国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时,物体上浮,否则物体下沉。 B.社会上就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唯恐天下不乱,人家干正事,他们敲边鼓。 C.长三角鱼米之乡的外片旧了,丢失了。稻花香里的蛙鸣,被“世界工厂”摧枯拉朽的推土机轰隆隆的声响湮灭了。 D.赵教授在这次研究院学术会议上的发言精彩之极,真可谓不刊之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明代宦官擅权乱政,长期为害国家,为害社会,为害百姓,成为一大公害,这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始终都以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巩固有直接关系。 B.在这次大修中,故宫使用的金箔来自有几百年生产历史的南京金箔厂。从厚厚的金块变成金箔,需要捶打2万次以上,打好的金箔薄如蝉翼,柔似鸿毛,轻若绸缎。 C.以前,汉语在越南的受重视程度远远落后于英语、法国和日语,但现在有删多名越南人到中国学习汉语,中国成为越南第三大留学生供应国。 D.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旨在规范文物流通行为、保障文物市场有序开放的鉴定、登记和转让制度,不合法来源的文物的流通和收藏便有可乘之机,今天的赃物往往成了明天文物市场上的“合法”商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龙卷风学名“龙卷”,多出现在夏季地表或海面显著地热的午后,这时空气垂直对流十分剧烈,巨大的积雨云迅速增长,在雷雨大风天气状态下,龙卷风便有可能应时而生了。积雨云前部为上升气流,后部为下沉气流,两种气流交界处,大气极不稳定,这种扰动发展到一定程度使形成涡管,像一个猛烈旋转的“大轮子”,产生了一个强大的高速气柱,如“象鼻子”的漏斗状云柱自对流强烈的积雨云底部旋转而下,有的稍伸若隐县挂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向前移动;有的能伸达地面或水面,在陆上卷起风沙。尘土等的,称为“陆龙卷”,在海上卷起海水的,称为“水龙卷”,俗称“龙取水”。 龙卷的水平尺度很小,在地面上其直径一般为几米到几百米,最大可达一千米左右,但龙卷中心的气压非常低,造成很大的水平气压梯度,从而导致强烈的风速,一般估计为50—150米/秒,最大可达200米/秒,所到之处,草木、尘沙席卷而上,墙倒屋塌,吸力和破坏力特强,而由于尺度很小,常见相邻两座建筑物一座被毁另一座却毫发无损。因为龙卷尺度太小,生消迅速,来去突然,持续时间短(一般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几乎无法预报。“尘卷风”不如“龙卷风”名声大,主要出现在夏季午后的晴好天气,B晒充足,地表干燥,在地表受热不均时,涡旋中心的热空气强烈上升,四周的空气则向涡旋中心急剧流入补充,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可以把大量的尘土和细小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小尘柱。“尘卷风”是强对流天气引起的,当然地形也有一定的关系,楼群之间狭窄的空间会加速风的旋转,也可能加强对流天气。“尘卷风”的破坏力、影响范围远比龙卷风小得多,但发展成强烈的尘卷风的巨大能量也足以拔树倒屋,形成灾害。2004年8月27日,一股强烈的尘卷风突袭了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工地、三幢临时设施屋顶被卷起,房子被摧毁,造成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4年第10期《龙卷风与尘卷风》,有删改) 5.下列对龙卷现象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季地表或海面显著增热的午后,由于空气垂直对流十分剧烈,巨大的积雨云迅速增长,龙卷风便会形成。 B.龙卷风都像一个旋转移动的漏斗状的“象鼻子”,从天上伸到地上或海上。 C.由于龙卷中心的水平气压梯度很大,导致形成强烈的旋风,因而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D.龙卷风水平尺度很小,相邻两座建筑物只能摧毁一座,另一座却毫发无损。 6.下列对龙卷风和尘卷风的比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引起龙卷风和尘卷风的“罪魅祸首”均是强对流天气。 B.我们看到的龙卷风均是一个如“象鼻子”的漏斗状去柱,而尘卷风均是一个小尘柱。 C.龙卷风发生时往往夹着雷雨,尘卷风出现时却往往万里晴空。 D.龙卷风比尘卷风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但发展强烈的尘卷风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由于龙卷风和尘卷风生成和消亡都很突然,时间短,尺度小,近期内很难提高预报水平。 B.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楼群的剧增,可能会使强对流天气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尘卷风形成的可能性。 C.如在野外遇上龙卷风,听到由远而近的巨大呼啸声,应迅速顺着龙卷风路径的方向撤离。 D.发生尘卷风时,应该尽快远离尘卷风可能经过的高大广告牌、不结实的临时性建筑和树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周忱字恂如,吉水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明年,成祖择其中二十八人,令进学文渊阁。忱自陈年少,乞预、帝嘉其有志,许之。寻擢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宣德五年九月,帝以天下财政多不理,而江南为甚,苏州一郡,积遣至八百万石,思得才力重臣往厘之,乃用大学士杨荣荐,迁忱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 忱一切治以简易。既久任江南,与吏民相习若家人父子。每行村落,屏去驺从,与农夫饷妇相对,从容问所疾苦,为之商略处置。其驭下也,虽卑官冗吏,悉开心访纳。遇长吏有能,如况钟及松江知府赵豫辈,则推心与咨画,务尽其长,故事无不举。常诣松江相视水利,见嘉定、上海间沿江生茂草,多淤流,乃浚其上流,使昆山,顾淌诸所水,迅流驶下,寝遂尽涤,暇时以匹马往来江上,见者不知其为巡抚也。 当时言理财者,无出忱右。钱谷巨万,一屈指无遗算,尝阴为册记阴晴风雨,或言某日江中遇风失米,忱言是日江中无风,其人惊服,有奸民故乱其旧案尝之。忱曰:“汝以某时就我决事,我为汝断理,敢相绐耶?”顷之,诏趣造盔甲数百万。忱计明盔浴铁工多,令且沃锡,数日毕办。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得才力重臣往厘之 厘:治理 B.虽卑官冗吏,悉开心访纳 访:拜访 C.当时言理财者,无出忱右 右:上,高 D.诏趣造盔甲数百万 趣:催促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乃浚其上流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B.则推心与咨画 金就励则利 C.忱一切治以简易 不赂者以赂者丧 D.见者不知其为巡抚也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分别属于正面表现周忱“简易”与精明能干的一组是( ) A.每行村落,屏去驺从。 谷巨万,一屈指无遗算。 B.务尽其长,故事无不举。 忱言是日江中无风,其人惊服 C.暇时以匹马往来江上。 与吏民相习若家人父子。 D.当时言理财者,无出忱右。 令且沃锡,数日毕办。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宣宗宣德五年,由于大学士杨荣的举荐,周忱升任工部右侍郎被派遣到赋税拖欠严重的江南担任巡抚。 B.周忱经常与部下进行交流,不论是低级闲杂的官吏还是像况钟这样有才干的官员,都让他们扬其所长,所以做事情都能够成功。 C.周忱经常到松江府视察水利情况,他用疏通上游的方法,让江水迅速流下来,冲掉松江的淤积,使河道畅通。 D.有人称某日运粮船遇风损失了官家的米谷,周忱指出那一天并没有刮风,因为他用一个册子记下每天的天气状况。 四、(20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忱自陈年少,乞预。帝嘉其有志,许之。 (2)与农夫饷妇相对,从容问所疾苦,为之商略处置。 1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清平乐 五月十五夜玩月 刘克庄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姐娥弃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道是凉风。 (1)《清平乐》是这首词的 名。从这首词的风格看,作者与我们读过的作品《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 同属 流派。(3分) (2)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描绘词人“玩月”的?试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2) ,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屈原列传》)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 。 (《老子•第六十四章》)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①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②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③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