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包括:( ) ①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 ②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③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力 ④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的理解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和我们的日常感知,确定本题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朝嘉庆年间,英王遣使来华,意欲与中国建立外交、通商关系,嘉庆皇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就中国提出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作了一个结论,他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一九一五年五月廿五日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一九一八年九月廿四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北洋军阀史》 材料三 (1943年)美国和英国磋商,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以增强中国对日作战的效能。……美英取消1901年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包括美国英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议定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 ——选自《中国现代史》 材料四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 ——《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山东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分析其原因。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 (5)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从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到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并主动融入世界,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思路解析]本题从中国的对外关系引入试题,时间跨度大,内容信息广。解答前提是读懂材料,解答关键是认清设问的要求和层次。本题的(1)和(3)小题设问层次浅,可以通过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知识迁移。本题的(2)和(4)小题需要结合教材,找准对应的背景知识,分析说明其原因。本题的第(5)小题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升华,但所得启示必须与题干材料有关系,依材料而得,切不可随意拓展,不着边际。 [参考思路] (1)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以天朝大国自居(盲目自大)。影响:使中国与世界潮流隔绝,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1915年5月袁世凯为称帝,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说明:帝国主义国家无视弱小国家的主权;中国虽是战胜国,但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主权并不能得到保证。 (3)中国的主权得到尊重,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原因:中国坚持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等国希望中国在对日作战中发挥更大作用,决定取消在华特权。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高;20世纪末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需要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需要扩大交往,学习发达国家);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5)闭关只能导致落后,主动融入世界发展的主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弱国无外交,国家强盛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22. .从渔村到特区 ⑴深圳特区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⑵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后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此题考查对深圳特区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析能力。解题时要根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 (1) 对外开放方针的确立;国家领导人对特区位置的战略规划;深圳历史上与海外的经济联系;地理位置。 (2) 深圳从一个贫穷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发达的大都市的史实证明了建立特区决策的正确性。 备用题(每课要求做三个备用题,大小题都可以) 1.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其中“春天”的含义是 ( ) 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文革结束 D.包产到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春天”是指新时期,也就是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A 2.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 ( )。 A.关贸总协定 B.欧洲共同体 C.世界卫生组织 D.欧洲联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再认、再现能力。 [答案] A 3. WTO来了 中国加入WTO一年后,某报记者对A市工商业界进行了调查,发现一年来,A市企业对外发展意识明显加强。如面对入世,许多企业纷纷自发联合,相互协作,共同迎接挑战。更有一些企业抓住入世契机,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有人乐观地说“羊”“狼”之争把“羊”变成了“狼”。 但记者同时发现入世的不利影响也在A市工业经济运行中逐步显现。国外产品大量涌入,A市部分企业市场份额减少,亏损严重。同时,受国际市场因素影响,许多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许多企业深受其害。 以下对中国加入WTO的比喻意义最为恰当的是( ) A.引狼入室,有百害而无一利 B.掉进金窝,有百利而无一害 C.隔靴搔痒,不用管他 D.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如何应对 你的理由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选出正确答案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答案] D;理由梗概:加入WTO是中国融人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总体上符合中国经济的长远利益。但是,机遇是和挑战并存的,人世如同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是否积极地应对。 四、知识延伸 特区姓“社”不姓“资” 1992年年初,小平同志视察深圳,他是乘坐专列于1月19日上午8时抵达深圳的。他这次来到深圳,给人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兴致很高,谈兴很浓。 汽车刚开出宾馆,小平同志一边用兴奋的目光浏览市容,一边询问深圳经济发展特别是利用外资的情况。他问外资在经济总量中占多大比重,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回答说约占25%,在总量中不到四分之一。小平同志听了汇报频频点头,他说深圳发展这么快没有想到,他还严厉地批评了那些患有外资恐惧症的错误言论。他说,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多搞“三资”企业不要怕。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小平同志接着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他斩钉截铁地说:特区姓“社”不姓“资”!这为长期困扰特区工作的重大是非问题的争论划上了句号。 广州将提前步入小康 据广州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广州2004年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人均GDP达6800美元。按照省委在《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其中人均GDP(标准值)至2010年为3450美元,2020年为7000美元。上述数据表明,广州市人均GDP将提前达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率先步入新的阶段。 海尔的发展 一片蔚蓝色的大海,一片蔚蓝色的工业园区,一群身着蔚蓝色工装的人们。这就是海尔。 海尔曾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小工厂,在张瑞敏接手的15年里,每年以81%的速度超速发展,至1999年其销售收入已达268亿元,并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于一体的国际化企业。2000年海尔的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是1984年的一万倍。 海尔品牌的优势拉动了海尔对海外市场的拓展,海尔声誉在海外鹊起。1995~1996年,海尔被美国《家电》杂志评选为世界家电增长最快企业。 1998年11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评选亚太地区声望最佳公司,海尔集团列居第七名,是前10名中唯—的一家中国企业。 1999年2月,美国《财富》杂志对海尔进行大篇幅报道;1999年9月27日,“’99全球财富论坛”在上海举行,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作为中国企业的唯一代表,与美国可口可乐等公司总裁同台发言,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 2003年全球100名牌,国内企业惟一入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