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久,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慌乱中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水面。我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赢得那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意识到我成功了,我终于会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到大家拍手欢呼声。……我终于游会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荀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荀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有见国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抱住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选自《环球时报》,文字略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母亲曾让四岁的“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刻画了母亲不溺爱孩子的性格。 B.“我”一定要赢得打赌的10先令,说明这10先令对我是个不小的数目,值得去危险。 C.最后一天“我”还没有学会游泳,说“没关系,里克,明年再来。”说明姑姑对“我”失去了信心。 D.看着“我”走到水比较深的地方,爸爸“看上去毫不担心”,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漠不关心。 E.文章重点刻划了“我”父亲的形象,突出他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答:( ) 12.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几个词语突出水流湍急的特点?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我”在下水前、游泳中及学会游泳后的心理状态。(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给你的家人说些什么?(不少于30个字)(8)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酒馔(zhuàn) 撮合(cuō) 东皋(áo) 安然无恙(yàng) B.尴尬(gà) 丧事(sāng) 熹微(xī) 逸兴遄飞(tuán) C.庇佑(pì) 角隅(yú) 田畴(chóu) 命途多舛(chuǎn) D.口呐(nè) 悲悯(mǐn) 睢园(suī) 碎琼乱玉(qióng) 1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玷辱 盘桓 寥若辰星 安然无恙 B.拮据 矜持 唇枪舌剑 天高地迥 C.拂拭 迟顿 日薄西山 兼听则明 D.鞭笞 狭隘 哀声叹气 瓜熟蒂落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当初,日本丰田汽车秉持“顾客第一”的经营理念,在美国市场脱颖而出,如今却因质量问题陷入“召回门”泥潭,其昔盛今衰的境遇令人深思。 B.郴州这块人杰地灵的地方,过去养育了像黄克勤、肖克等一代共和国的将帅,未来还将不断涌现出更多杰出的人才。 C.首届海峡两岸国学高端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开讲,国学大师坐而论道,具体讨论了国学的经世致用,国学文化对现代的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话题。 D.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成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这是连续发射的我国今年的第4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B.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使出重拳,采取强力措施拯救危机,但能否奏效,还很值得怀疑。 C.再创造活动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受到鼓励的。这种想象活动可以使欣赏者在想象中创造出与自己有关的动人的画面来。 D.北大招办公布了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的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⑤①②④⑥③ B.②④⑥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⑥③ D.⑤①②③④⑥ 20.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海囤族”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个字 (含标点) 。(5分)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的是百姓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如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可以说,民众的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答: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人生也是如此。” 蔡志忠的这段话使你想起了怎样的人或事?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唐山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A。根据原文“它……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可知判断是正确的。B、D两项是谈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非思维“惰性”,不合题干要求。C对概念内涵的揭示不明确,应排除。 2.B项中恩格斯所言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指人类的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不是“思维的惰性”。 3.D(A强加因果,况且,思维惰性也不能自觉控制。B文中指出的三种心理只是阻碍思维创造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的主观因素,二者不能构成充分条件关系。C强加因果,推不出“人类难以驾驭”的结论) 4.C(责:要求) 5.A(A助词,取消独立性。B副词,于是;副词,竟然。C代词,他;语气副词,表测度语气。D介词,因;连词,来) 6.C(“自作主张”于文无据,“但已不再听信他”与文意不符,原文“不听”是指皇帝不听信言官对范仲淹的诬陷) 7.(1)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 (2)他侍奉皇上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原则,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 8.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1分)和归隐山林(1分)的矛盾心理(1分),表达了对渔樵生活的(1分)留恋和怀念之情(1分)。 9.(1)远近结合(由近到远)(2分)。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1分)。(2)化静为动(以动衬静)(2分)。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1分)。 10.(略) 11.AC(A给3分,C给2分) 12.①用“急”“大”“迅速”“奔”。(2分)②表现了在此游泳的困难而且,(2分)表现了“我”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2分) 13.害怕(恐惧)——紧张(惊慌)——喜悦(自豪)(每个2分) 14.开放题提示:要让孩子接受挑战,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不要一味照顾体贴,让孩子一味享受安逸,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不能包办代替。否则,孩子永远成为不了独当一面、能承受风雨的大写的“人”。 15.D 16.B(A.寥若晨星C.迟钝 D.唉声叹气) 17.B(“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适用对象错误;“坐而论道”泛指空谈大道理,贬义;“不可思议”指神秘奥妙,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这里不合语境。) 18.C(A、语序不当,调换两个介宾短语的位置;;B、“但能否奏效,还很值得怀疑”改为“但效果还很值得怀疑”。D、句子杂糅,将“了”改为“的”。) 19.C(③句放最后,构成假设关系, 排除D项; “应有”与“不应”相对,故②句放前,排除A项;④⑥分别与⑤①照应,④前的“故”,可断定“④⑥”放“⑤①”后,排除B项 ) 20. “海囤族”是指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以便宜为标准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的群体。(5分,定义格式2分,背景、标准、做法表述正确,各得1分) 21.作文审题提示: 人生也是这样有得有失,就看你的心态如何,积极的心态可使人快乐,进取,有朝气,有精神;消极的心态则使人沮丧,难过,没有主动性。 世间万事万物,你可用两种观念去看它,一个是正的,积极的,另一个是负的,消极的, 事情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烦恼与欢喜,成功和失败,仅系于一念之间,这一念即是心态, 可以围绕“心态”记事写人,也可针对“心态”阐发自己的观点。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范公名讳(是)仲淹,字希文,世代居住(在)苏州。范公出生两岁就(丧父)成了孤儿,母亲贫困没有依靠,改嫁长山朱氏。(他)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身世,感伤流泪,辞别母亲离开(家),到南都(去)。(他)进入学堂,要求自己更加严格。过了五年,(他)通晓了六经的要旨,写文章,论述一定以仁义为根本。祥符八年,(他)考中进士,被礼部选为第一名,做了广德军司理参军,才回家接母亲来奉养。范公年少时(就)有非凡的气节,对于(个人的)富贵贫贱毁誉快乐忧伤,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他侍奉皇上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原则,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 元昊(在)河西反叛,延州危急。范公请求(朝廷允许)自己守城,于是做了延州的知州。范公做将领,务求慎重,不急于追求眼前的小功利。(他)在延州修筑青涧城,开垦军田。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叛贼带领三万骑兵来袭,范公告诫诸将:“开战后,(如果)叛贼败走,追击(敌人)不要过河。”(开战)不久叛贼果然败走,追击的将士没有渡过河,河另一边果然有伏兵。叛贼阴谋没有得逞,就领兵撤退了。由此各位将士都很佩服范公。范公对待将士吏卒,一定让(他们)畏惧军法,爱惜自己。所得的赏赐,都按照皇帝的意思分别赏赐给各位将士。范公据守(延州)三年,士兵勇敢,边地富足,恩情威信遍及(延州),于是决定谋划攻占横山,收复灵武,元昊多次派使者称臣求和,皇帝也就召范公回(朝廷)了。当初,范公使归附的羌人为朝廷效力,让(他们)把守边关,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他(在延州)采取的各种措施,(一直到他)离开后(延州)人(还)十分感激他。 庆历三年春天,(皇帝)任命(范公)做枢密副使,(他)五次推辞(皇帝都)不答应。(范公)到(京城)几个月后,(皇帝)让(他)做参知政事。(他)每次进见,(皇帝)一定用(使天下)太平(的重任来)要求他。范公叹息说:“皇上重用我到极致了!但是事情有先后,(要)在长久安定(的情况下)改革弊政,不是朝夕可以(做到的)。”不久皇帝两次赐给(范公)亲笔诏书,催促(他)逐条陈奏天下大事。他做参知政事,才一年就被罢免了,有关部门上奏(朝廷),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旧的政策。言官就(趁机)用歹毒的事诬陷他,全靠皇帝体察他的忠心,不听信(谗言)。 当范公病重时,皇帝赏赐药物慰问(他)。(他)死后,(皇帝)停止上朝一天。因为他临终的表奏中没有任何要求,(皇帝就)派人到(范公家里)问他家人的要求。追封(范公)兵部尚书(的官职),用来表示对他哀悼抚恤(的待遇)很丰厚。范公为人外表谦和内心刚直,乐于行善,广有仁爱。母亲死的时候,他还很贫穷,终其一生,(如果)不是(招待)宾客(自己)一天不吃两顿肉,有了财产(就)乐于施舍,心胸非常豁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