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本:树根) 2、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 3、德不厚而思国之治(治:治理得好,太平) 4、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休:美好) 5、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凡百:大凡、所有的 景:大 殷忧:深忧) 6、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实:的确 克:能够) 7、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物:傲视别人) 8、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董:督责 振:通“震”,震慑) 9、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作:兴作,建筑) 10、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危:高 谦冲:谦虚 自牧:自我约束) 1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壅蔽:堵塞、蒙蔽) 12、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兹:这 简:选拔) 13、信者效其忠(效:献出) 二、实词 (一)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震慑) (二)古今异义 1、臣闻求木之根本(古义:树根 今义: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义:放纵情欲 今义:尽情地)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古义:高,很高的位置 今义:发生某种不良情况的危险性高)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将……作为 今义:认为) (三)一词多义 1、安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形容词,安定,太平) (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形容词,安稳,安定) (3)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动词,安然,安适)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动词,奉养)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疑问副词,怎么) (6)沛公安在哉?《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什么地方) 2、胜 (1)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克服,战胜) (2)沛公不胜杯勺。《鸿门宴》(动词,禁得住) (3)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动词,尽。完。) (4)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动词,胜利,取胜) (5)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形容词,盛大的) (6)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动词,胜过,超过) (7)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美好的) 3、克 (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动词,能够) (2)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动词,战胜,攻破) (3)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动词,克制) (4)三纳之而未克《中山狼传》(动词,成功) (5)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史记•李斯列传》(动词,通“刻”,刀刻,雕刻) (四)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词语 1、必固其根本(固:形容词是动用法,使牢固) 2、德不厚而思国之治(治:动词作形容词,治理得好,太平) 3、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崇:形容词作动词,提高 ) 4、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行路:动词作名词,行路的人,陌路人) 5、君人者(君:名词作动词,作君王) 6、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安: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定) 7、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下:名词做动词,居于……之下) 8、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端正) 9、亏无为之大道哉(亏:使动用法,使……亏,损害。) 三、虚词 1、其 (1)必固其根本(代词,它的) (2)必疏浚其泉源(代词,它的) (3)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语气副词,表揣测的语气) (4)则智者尽其谋(代词,他的) (5)其为惑也终不解意(指示代词,那些) (6)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 (7)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2、者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助词,用于分句句末,表停顿,可不译) (2)君人者(助词,附在别的词语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 (3)则智者尽其谋(助词,附在别的词语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助词,用于助于后面,引出原因) (5)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助词,用于主语后,表判断) (6)此三者,吾遗恨也(助词,用于数词后,可译为“个”“样”) (7)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助词,用于时间副词后,可不译) 四、句式 1、 省略句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省略句,应为“竭诚待下”) 2、 倒装句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定语后置句) (2)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3)虽董之以严刑,镇之以威怒(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五、难句翻译 1、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译:道德培养得不够深厚,感情不能战胜物欲。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译:(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那个不是忧心忡忡却因而道德昭著,一旦取得功成后道德就随之衰退了。 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 译: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恭敬而内心却不服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