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梓多年来在为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同时,更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诚挚的爱心。他觉得只有体魄强健的民族才有可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于是,曾宪梓利用家乡“足球之乡”的优势,投资兴建足球场,捐资举办足球邀请赛,资助各大足球队外出比赛。热爱足球的曾宪梓不仅仅只局限于对中国足球事业的关注上,对于中国的整个体育事业,他都不遗余力地倾注了他的满腔热情。无论是洛杉矶奥运会还是汉城奥运会,曾宪梓都亲自设计、亲自选料,制作出数千条绣有中国奥委会会徽的深红色优质领带,赠送给中国体育代表团。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满载而归,获得辉煌的成绩,名列世界第四,曾宪梓兴致勃勃地给每一位荣获金、银、铜牌的运动员以及教练员、工作人员发放巨额奖金。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曾宪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他决定出资发起“金利来、银利来偕百家名店支持北京申办二〇〇〇年奥运会”大型活动。曾宪梓说:“我们可以挺直腰板,向世界宣布: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曾宪梓说:“祖国和家乡是生我、养我、育我成长的地方,祖国有恩于我,我必须终身回报祖国。只要金利来不破产,曾宪梓不死,我对祖国的回报就不会停止。” 曾宪梓,一个将自己的躯体、灵魂、金钱、乃至生命与中国的繁荣昌盛、中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似乎随时都可以为他的祖国喷洒满腔热血。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社会里,曾宪梓的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高风亮节,是所有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共同的骄傲。中国,响当当、亮堂堂的中国,正在以不可估量的凝聚力走向崛起、走向腾飞的中国,应该为成功地拥有和培养出这样杰出、这样忠心的儿子而自豪。 (节选自夏萍《曾宪梓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两项是(5分) ( )( ) A.曾宪梓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传统的道德规范里最首要、最核心的二字就是“忠孝”,也就是对国家要忠诚、对家乡人要孝悌。“中国”这两个字,在曾宪梓的心中有着很重的分量。 B.曾宪梓对家乡的捐助是多方面的。在家乡投资建厂,是帮助家乡人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而资助体育事业的目的则完全不同,是为了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是比物质层面更高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C.曾宪梓也知道,靠他一个人是不能拯救整个中华民族的。但如果通过个人的努力,影响和团结众多的人一道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出力,那么这种的力量就非同小可了,中华民族赶超世界先进民族也就为期不远了。 D.曾宪梓以拳拳赤子之心,倾力回报祖国的高风亮节、大义之举,与当今社会某些人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形成鲜明对比,是所有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共同的骄傲。 E. 记述重要人物,特别讲究客观、真实、准确。本文没有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而 是采用对照式结构,将曾宪梓在“解放前家里很穷,从小被人瞧不起”的悲惨遭 遇和解放后在香港创业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2)请指出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曾宪梓先生对祖国的回报的,并简要分析。(6分) 答: (3)简析曾宪梓先生的心路历程。(6分) 答: (4)有人说,曾宪梓如此大规模的捐资,不否认有爱国心,但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巧妙 地做商业广告,因为他毕竟是企业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观点。(8分) 答: 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作为首部网络先于电视播出的国产纪录片,《我的抗战》受到了诸多网友尤其是年轻人的观注,并在他们中间引起强烈的共鸣。 B. 中国汽车总评榜是由中国汽车连盟打造的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汽车价值评判体系,作为成员媒体,新安晚报独家主办了总评榜安徽分榜的评选活动。 C. “道德之花”绽放江淮大地,“平民英雄”引领时代风尚。千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各行各业,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精神。 D. 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赵老的文字功夫很好,思路清晰,用语严谨,疏而不漏,广大读者很喜爱他的作品。 B.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里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C.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着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D.他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说话做事都挥洒自如,给人一种非常干练的印象。 1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各级各类教育要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 B.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 C.马来西亚南瑞新山的一家咖啡店出售的白蚁有三种吃法:生吃、浸酒及用米酒保存。 D.我们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报效祖国、给人民创造幸福。 15.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与前后文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那里“吱呦”一声,睡在山屋里的你就醒了。 。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仿佛也变作了它的一枝。 ①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不,你会霍然一跃就起来的。衣裳都来不及披一件,先就跳下床来打开窗子。 ②那窗外像笑着似的处女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 ③你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飘飘渺渺的钟声,也嗡嗡地传了过来。 ④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 ⑤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 A.③⑤①②④ B.①③⑤④② C.①②③⑤④ D.③⑤①④② 16.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模写出恰当的句子。(6分)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 ② ,③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17.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我国自主研发磁浮列车的优点。不超出20字(5分) 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成功通过了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列车采用的是常导电磁吸引力控制悬浮原理,运行中列车悬浮80—160公里之间。由于磁浮列车是在路轨上悬浮行驶,没有轨轮的机械磨损,因此列车运行平稳而安静。据了解,与时速可达500公里左右的高速磁浮列车相比,这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成本低,适合城市内部和市郊卫星城之间的快速运输。 五、作文 (60分) 18.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父亲看见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跑步,目标是那棵大树,但不是比谁先到达,而是比看谁在雪地上走出来的线最直。” 儿子听了非常高兴,因为如果是比速度,他肯定跑不赢父亲,但现在是比试谁的脚印最直,他就有希望赢了。于是,儿子走得非常小心,一路上注意自己的脚印,把一只脚慢慢地放到另一只脚的前面。 而父亲则是直接朝着目标,甩开大步跑去。 当儿子小心翼翼地走到大树时,看见父亲先到达,他并不意外,但是当他一回头,看到父亲跑出的线路竟然比他直,他感到很吃惊,他想不通。父亲告诉儿子,要把路走成直线,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光看着脚,而是直视目标,勇往直前。 其实,生活也是这样,有时候你也许需要小心地注视自己的脚步,但更多时候,你应该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南宫一中高二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C(此处说法绝对化) 2.D(原文“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它不是影视作品类型化的成因) 3.B(A “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属于无中生有;C “类型化的影视作品往往能获得理想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是因为它迎合了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和观众审美情趣高低无关;D类型化的影视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在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 9.这句诗由“蜂蝶纷纷过墙去”而来,(1分)它不仅写出蜂蝶追捉春色的神念,(1分)而且把“春色”写活了,似乎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1分)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1分)(意思对即可) 10.(1)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2)落霞与孤鹜齐飞,响穷彭蠡之滨;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11.(1) B、E(5分,对一项给2分)(B “而资助体育事业的目的则完全不同”错误,原文“他觉得只有体魄强健的民族才有可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E.“本文没有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错误,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总叙——分叙:经济、教育、体育——总结。本文有对比的内容,没有段与段之间的对照式结构) (2)经济、教育、体育三方面。略加展开即可。(6分) (3)解放前家里很穷,被歧视,辍学(内心痛苦)——新中国成立后重返校园,读完中学、大学(心存感激)——七十年代创业成功,开始回报祖国、回报家乡(知恩图报,或:希望民富国强)(6分。要求指出心理感受) (4)观点一:不同意。祖国富强,人民富裕是他的最终目的,不是贪图金钱。 观点二:同意。言之成理即可。(8分。表态,1分;观点2分;分析阐述5分,言之有理即可) 12.C. A. “观”应改为“关”。B. “连”应改为“联”。D.“源”应改为“原”。 13.答案C A疏而不漏不能用来形容文章特点。 B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日人偶然相遇。 D挥洒自如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 14.答案A B语序不当,“运动员”调至“调节”后。 C“用米酒保存”不属于“吃法”。 D“根本目的”与“是为了”重复。 15.答案A.(从整段文章来看,有“就醒了”、“你还能躺在床上么?……一跃就起来”、表示顺序的词语;③⑤写的是声音,②④写的是开窗后见到的景象;①是由“听”到“见”的过渡。根据这些排序,可选定A 。) 16.参考答案(1)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2)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3)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试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句式仿写,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续写的句子与前面句子在内容上要连贯,又要注意形式一致,找到仿写点即可。 17.运行平稳安静,成本低,适合短途(城郊)快速运输。(答对1点得1分, 2点得3分,答对3点得 5分) 18、审题分析:在材料中“脚”、“大树”都可是隐喻。“脚”可以是具体的一件事,是眼前的得失……,“大树”可以看作是人生或阶段的方向、目标等。在我们一生中,我们有时得小心注意自己的脚下,但更多时候,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评分标准:按高考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译文: 樊叔略是陈留人。父亲樊欢,出仕东魏做南兖州刺史、东阳侯。适逢高氏专权,樊欢密谋振兴恢复朝廷纲常,被高氏杀害。樊叔略当时还是个孩子,就遭受了腐刑,发派到宫殿衙门做仆役。叔略身高九尺,精神气度不同一般,很是被高氏疑忌。樊叔略内心惶恐不安,于是就逃到关西(北周)。 周太祖一见就认为他有才干,招用他在身边办事。不久之后,就授予他都督的官职,让他袭父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时,招用他为中尉。叔略很有谋略,通晓熟悉当时的事务,宇文护慢慢委以重任,很信任他,让他同时督察朝廷内外政务。几次升迁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宇文护被诛杀后,齐王宇文宪用他做园苑监。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建德五年,跟随周武帝讨伐北齐,叔略率领精锐部队,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因为战功被赐加上开府,进而封为清乡县公,食邑一千四百户。朝廷任命他为汴州刺史,为政号称清明果决。周宣帝时,在洛阳营建东京,因为叔略有巧思,被授予营构监,宫室规划,都是他确定的。工程还未完成而宣帝就驾崩了。 尉迥叛乱时,高祖命令叔略镇守大梁。尉迥的部将宇文威来进犯,樊叔略击退了他。因功被授予大将军,不久又做汴州刺史。高祖接受禅让称帝,叔略位次升迁为上大将军,提升爵位为安定郡公。在汴州多早,为官很有声誉。邺(北齐的都城)都民风不淳,号称是最难教化的,朝廷因为经叔略所治理的地方都很出名,调任他为相州刺史,他的政绩是当时的第一。皇帝颁下诏书嘉奖他,赐给他绸缎三百匹,粟米五百石,并且告示天下。百姓因此称赞说:“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樊叔略被征召做司农卿,官员们没有不流泪的,一起立碑颂扬他的德政。从开始做司农,举凡农业耕作,叔略另外进行整治规划,都出人意料。朝廷中有犹豫拖延、公卿不能决断的事务,叔略总是为他们评议处理。叔略虽然没有学问,说话做事能有所依照,但是他深思后的独列见解,暗里与事理吻合。樊叔略很被皇帝亲信,高颎、杨素也以礼相待。叔略个性很喜欢铺排奢华,每次施斋供养,一定开方丈,准备水陆法会。 开皇十四年,跟随皇帝到泰山祭祀,走到洛阳,皇帝命令他审查记录罪犯的罪状。他写好奏章要上奏,早上起来,行到狱门口,在马上突然去世,时年五十九岁。皇帝哀痛惋惜了很长时间,追赠他为亳州刺史,谥号为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