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 ,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数驿乃一得平地 累:连续、连接 B.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踬:跌倒 C.岂虚也哉 虚:空虚 D.山相属无间断 属:连接 解析:选C。虚:不真实,虚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 B.不敢以舟楫自任也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C.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 D.其状若蚓结其水陆之险如此 解析:选C。于:介词,在。A项,成为/介词,替。B项,凭借/因为。D项,代词,它的/指示代词,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极力描写闽地山路水道艰险,以体现程师孟入闽任职“忘其远且险”。 B.第一段作者用汉代将闽地的百姓迁徙于江淮之事,来强调这地方险狭多阻。 C.作者对于程师孟治郡的业绩,单刀直入又纡徐和缓,将其政绩曲折地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曾巩散文的艺术特色。 D.作者第一段写闽地“远且险”,分别从“陆出”和“溪行”两方面入手,而各又分别从山路与“土人”、溪流与“生而习水者”两部分落笔,条理清楚。 解析:选C。“单刀直入”错。 4.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到秦朝时,开拓它的区域,列于华夏统辖区域内,开始并为秦朝的闽中郡。 (2)即使是本地人,如不是一生下来就练习水上功夫,也不敢担任起行船的职责。 二、语言运用 5.广电总局近日向央视等媒体下发通知,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从4月起,央视体育新闻已经在节目中开始规避“NBA”“CBA”“F1”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缩略词,取而代之的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联赛”“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等中文全称。 这一事件引起社会热议,赞同、批评之声此起彼伏。请表明自己的观点,谈谈自己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支持。外文缩略词并不具有普及性,未接受过外文教育的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并不了解“NBA”“F1”等代表什么意思。同时可以借此校正不良的语言表达习惯,维护母语的纯洁性。社会上,许多人语言表达掺杂外语,非中非西,不利于交流和汉语的良性发展。 (示例二)反对。许多缩略词已经深刻影响了百姓生活,其使用已经成为了人们的表达习惯,如“WTO”“GDP”等基本没有人不知道其意思。强令改变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是违背规律的。同时,缩略词的使用也有利于语言表达的便捷。 6.依照例句,以“热爱”为话题,仿写一句话。 只要热爱生活,一方静夜的星空,能读出缠绵的诗意;一泓清漾的秋水,能品出空灵的画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要热爱生命,一节傲然挺立的竹枝,能悟出铮铮的风骨;一枝随风摇摆的杨柳,能引发幽深的思念。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粤之太末(è) 阸于两山(ài) 衡缩蟉糅(liú) B.逆坂如缘 (yuán) 沟通潮汐(xī) 舟溯沿者(sù) C.其激若矢(shǐ) 麓多桀木(jié) 巨丽相矜(jīn) D.瑰诡殊绝(wēi) 鼎趾立(dǐnɡ) 辄破溺(nì) 解析:选C。A项中“粤”应读作“yuè”;B项中“ ”读作“ɡēnɡ”;D项中“诡”应读作“ɡuǐ ”。 2.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城之内外皆涂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选C。A项“涂”通“途”,路途;B项“颁”通“斑”,须发半白;D项“知”通“智”,智慧。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闽,故隶周者也 隶:奴隶 B.其途或逆坂如缘 坂:山坡,斜坡 C.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踬:跌倒 D.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 埃壒:尘埃,尘世 解析:选A。“隶”译为“隶属”。 4.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三山者鼎趾立 C.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D.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解析:选D。A项“名”,名词作动词,命名;B项“鼎趾”,名词作状语,像宝鼎的足一样;C项“行”,名词作动词,排列。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教师孟云。 5.下面各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福州治侯官 治:以……为官署所在地 B.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属:集中 C.其城之内外皆涂 涂:道路 D.佛、老子之徒 徒:……的人 解析:选D。徒:徒弟。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 A.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 B.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C.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 D.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解析:选B。B项与例句相同,“虚”和“丰”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A项,多:形容词用作动词,有很多。C项,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全部看到。D项,穷:形容词用作动词,尽情享受。 7.下面关于选段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第二段写福州的民居、庙观等反映了居民安乐,间接地表现出程师孟的治郡政绩。 B.文章第二段所介绍的福州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气,为下文程师孟“余功又及于此”——建“道山之亭”的介绍做了铺垫,思路缜密。 C.第三段描写程师孟建在城中道山之上的“道山之亭”的胜景,以表现“其志壮哉!” D.文章末段先称赞程师孟的政绩,后介绍其辗转任职的情况,看似闲笔,实则用意深远,含蓄蕴藉。 解析:选C。“在城中道山之上”误,据原文“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可知“道山”是道家之山。 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们竞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大并且华丽,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宽敞。 (2)既改造了城墙,又革新了学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时间又办到了建亭这件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