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我不是个好儿子同步测试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那年冬天,我从陕北旅行归来,途经故乡小住。
    离家这么些年了,母亲还是那样,在灯下缝缝补补个没完。见我的棉袄破了一处,硬要我脱了补补。望着母亲显然苍老了的容颜,我有些不肯。她那有点斑白的鬓发,似乎是纺线织布粘上的绒絮,永远也拂不掉了。她脸上织满了皱纹,又像土布似的粗朴。
    母亲从那个用了几十年的旧笸篮里拿出针线,还是那么个木片做的线板,抽出一丝线来,穿呀穿的,触到了眼前,却怎么也穿不到针上。
    我看见母亲扭过身去,抹着泪,我的鼻子也酸楚了。母亲年轻时那纺线织布的利落劲,已经成为往事了。
    前些日子,我给母亲买了件棉上衣。寄去了不几天,妹妹写信来说,母亲嫌“洋布”穿上扎眼,还是亲手织的土布好,让给我未过门的弟媳妇穿了。
    读信时,我的孩子要我给找条线,说到郊野里去放风筝。我不知找了根什么线,把孩子打发走的,心绪却被线儿牵回了渭河北岸的故乡。
    我想,母亲斑白的鬓发,丝丝缕缕,此时也许正飘绕在故乡山塬的风里。也许她正站在山塬的窑院前,思念她的游子呢;她该知道,她的游子在思念她吧!
    我信手铺纸挥毫,录了一首久已藏在心底的稔熟的诗,贴于书桌前。这便是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82年5月于西安后村
    11.文中详细地描述了故乡“土布”制作的过程,围绕这一点,回答下面问题。
    (1)从“剥棉桃”开始,用简明的语言概述故乡“土布”的制作过程。
    答案:剥棉花、弹花、卷花筒、纺线、合线团、浆洗梳理、绕线、织布。
    (2)作者在文中详细地叙述这一过程,目的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详细叙述这一过程,意在表现母亲为织土布所付出的辛劳,突出表现母亲质朴、善良、为儿女吃苦耐劳的品格。
    12.综合全文文意,简要分析文章最后引述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1)点明本文文题。(2)借这首歌颂母亲的名篇揭示文章主旨。
    13.分别鉴赏下列文中语句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1)线穗渐渐胖,花筒渐渐瘦了。
    (2)那一丝一缕,有如情感的琴弦,交织得太密太密了。
    (3)我想,……也许她(母亲)正站在山塬的窑院前,思念她的游子呢;她该知道,她的游子在思念她吧!
    答案:(1)将表现人的“胖”和“瘦”两个词活用在“线”和“花筒”上(或“胖”和“瘦”两个词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母亲辛苦纺线的过程。
    (2)将土布的“丝缕”比喻为“琴弦”,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的形象,热情赞颂了通过“土布”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的母爱。
    (3)从母亲的角度,设想母亲此时的状况,更加深切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母亲的思念。(这种主客体置换的方式在古诗中常见,如杜甫“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就与此手法相同。)
    14.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单调”和“最好听最深情”本是对立的词语,但文中同时用它们形容母亲纺线的声音,却又是贴切谐调的。
    B.文中写“我”小时不曾披过“洋布”,现在母亲仍嫌“洋布”扎眼,这其中虽然包含着排斥新事物的狭隘,便更多的是表现了故乡人质朴的感情。
    C.文中不少比喻句很有表现力,有些喻体“就地取材”,看似随手拈来,实则经过精心锤炼,如用“绒絮”和“土布”分别喻母亲的“鬓发”和“皱纹”。
    D.“线”是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文中的线有实有虚。实的线即“慈母手中线”,虚的线则是伟大无私的母爱和作者对母亲的热爱。
    E.这篇散文文风朴实,不讲究精巧的布局,不追求华丽的词藻,与作者在文中要抒发的淳朴而深厚的感情正相一致。
    解析:B.“我”小时候不曾披过“洋布”是因为贫穷,“排斥新事物的狭隘”偏离文章立意;E.不能说文章不讲究布局,从行文来看,文章是讲究布局的,只是不过分追求布局的奇巧罢了。
    答案:BE
    四、语言综合运用
    1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语意衔接连贯,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一个近在咫尺的口信,也许是纯黑的博士帽一顶。也许是山珍海味一桌,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5分。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
    画线部分修改为:
    答案: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一个近在咫尺的口信。也许是纯黑的博士帽一顶,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5分。也许是山珍海味一桌,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
    16.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例句:生活是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
    答案:示例:人生是一艘船,奋斗是船桨,挫折是风浪,理想是彼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