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找出文中表现了在竹楼里具有盎然情趣的文句。 解析:文中表现在竹楼里具有盎然情趣的文句,出现在二、三两个段中。 参考答案:“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比屋皆然 ②矢声铮铮然 ③皆竹楼之所助也 ④吾所不取 A.①②两个“然”相同,③④两个“所”不相同。 B.①②两个“然”不相同,③④两个“所”相同。 C.①②两个“然”相同,③④两个“所”相同。 D.①②两个“然”不相同,③④两个“所”不相同。 解析:①这样,代词;②“……的样子”,词尾;③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用在“是…的”中间的名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关系的“所”。全句译为“都是竹楼助成的”;④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组。 答案:D 8.对下列文句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译文:黄冈这个地方有很多竹子,大的像椽子那么粗。 B.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相通。 译文:于是我(在这里)造了两间小楼房,与月波楼相通。 C.焚香默坐,销遣世虑。 译文:点燃香静静地坐着,消除一切世俗的念头。 D.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 译文:希望后来的人与我的同志们,接下来修理这座楼。 解析:D项译文中“与我的同志们”应为“与我志趣相同”。 答案:D 9.下列对文意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通过反复渲染和描写,把竹楼诗意化,以表现谪居的乐趣和自己随缘自适的情致。 B.文中虽含有一般封建士大夫消极落后的思想情调,但主要的是表露了作者对于自己屡遭打击的激愤和不平。 C.本文用谪居的乐趣,作为对屡遭贬谪的一种“反抗”,抒发了作者内心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 D.文章笔调轻快而又含蓄蕴藉,直抒胸臆,多用排比,巧于渲染,意境清幽,富于诗味。 解析:D项中“直抒胸臆”的说法不对。 答案:D (二)(2006重庆高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