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上说起着引领贯串全文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它代表了琦君70年的所有的人生体验,无论是乡愁的泪、怜子的泪,还是生命奋斗的艰辛之泪、不为一己悲欢的慈悲与无私的泪,它们都使我们眼睛更清澈,因而也就使我们心灵更明净与温厚,流泪并且多,说明经历的事情多,流露出的情感自然深;饱经忧患意在说明人随着阅历的增加会对人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3、有人说,本文一篇怀乡之作,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明确:有怀乡之情,但只是表现主题的一个材料而已,中心是用自己亲身的经历体验见闻,以温馨平静的笔调阐释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人生道哲理:是什么使人变得温和、宽容、淳厚、善良?是泪水,是饱经忧患。怎样的心灵才最最真挚纯洁、最崇高?善于感激、感恩的心。告诉人们温厚善良的行动,崇高的道德,高尚的心灵来自泪水,来自经历磨难和忧患。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以各执己见,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应该肯定。 研读阶段主要任务在于分析课文结构关系、主题形成和艺术手法运用等。研读是精读、细读,解决课文中主要内容和主要教学目标。此阶段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把握要点、突破难点。研读这一环节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的阅读能力很有作用。 (四)品读; 1、泪珠与珍珠的关系 琦君曾有这样一段话:“我相信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就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这粒珍珠是随着人的年龄,学识与修养而逐渐长大,逐渐变得更晶莹圆润的。” 明确:珍珠也是母贝最伤痛的泪水,那一丝流转的神秘光泽从不让人轻易窥视心事。珍珠更是最艰辛岁月的结晶,历经磨难所以稀有,并且以高雅纯洁昭示。文章题目为《泪珠与珍珠》,就是作者构思的奥妙所在。作者在文中写种种不同“类型”的泪水,丰富了泪水的内涵,正是这种种泪水化作了一粒粒珍珠,二者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1)泪水均是人间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理解了泪水,便更能理解生活,真切领悟人生真谛,这份收获如同珍珠一样贵重。 (2)经过一次对泪水的感悟,自己洞识生活的能力便增进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给人启示的泪珠如同珍珠一样宝贵。 (3)文末谈到的观音泪以及基督教徒的感激之泪并非为自我而流,而是为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为真诚而流,所以,它有如珍珠一样的珍贵。 (4)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真挚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价。 2、学习本文,在散文写作上对你有何启迪? 学习本文,我们首先应该学习的是作者巧妙地运用自己广博的学识,把古今中外的 小说、散文、古诗、词、现代诗、故事等,融于一炉,巧用诗文营造出一个柔和温馨的艺术境界,达到了动人心魄的表达效果。其次是学习作者善于筛选自己亲身经历的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体验,以“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为线索,将不同层面的材料精心贯串起来,来表达自己感悟到的一个深邃的人生哲理。第三,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在课文中,一句话、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滴眼泪都能引起作者遐思,表现深刻意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