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一词多义。
    ①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思考和练习”题五。
    ②教师点拨、归纳。
    ③指导学生除“思考和练习”题五外,再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相”字的句子,然后给予注音、释义、归类。
    这一类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读音、词义各不相同。我们可从分析语言环境入手,确定词义和读音。
    3.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举例。
    四、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掌握结构。
    1.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将全诗分成5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第1部分(1—2段) 兰芝自诉 开端 揭示矛盾
    第2部分(3—12段) 遭遣盟誓 发展 推进矛盾
    第3部分(13—22段) 被迫改嫁 继续发展 继续推进矛盾
    第4部分(24—32段) 双双殉情 高潮 矛盾进入顶峰
    第5部分(33段) 鸳鸯和鸣 结局 解决矛盾
    标题能概括内容即可,不必强求一律。
    2.在分析情节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全诗内容。
    要求:抓住主要情节进行复述,避免拖沓。
    3.概括内容,要求用最简短的话来介绍情节。
    明确:诗歌前面的“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教师结合“序”进行讲解)
    五、以设疑、析疑、释疑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汉乐府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①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明确: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②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明确:第13段是第2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③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学们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