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合流屈曲而南 D.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灌水之阳有溪焉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钴鉧潭西小丘记》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山丘狭小,不足一亩。它的主人说这是唐家废置的土地,要卖却卖不出去。 B.“我”和同游的李深源、元克己对只花四百文就买到这么好的一个小山丘,感到意外。 C.不到十天“我”就发现两处奇特之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也未必遇到过这种情景。 D.小丘被遗弃到这个地方,就是农夫渔人从旁边来往经过,也都认为它很简陋。 ……更多资源在“中学语文网”:http://www.zxyww.com …… 附参考答案及简析 1.D(A.坻(chí)石 B.凡六穴(xué) C.漱(shù)涤万物) 2.B使动。其余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3.C被动句(A.名之以其能:状语后置;B.可以染也:省略;D.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宾语前置) 4.C占有(A.夫水,智者乐也:喜好;乐而不能去:高兴。B.而名莫能定:名字;名之以其能:命名。D.而适类于予:像;而善鉴万类:万类,万物) 5.A用(B.纪于溪石上:在;予虽不合于俗:和。C.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却;合流屈曲而南:表修饰。D.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代词,代愚溪;灌水之阳有溪焉:的) 6.A(“它的主人说”的说法不准确。原文:“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是说问小丘的主人,有人说这是唐家废置的土地,要卖却卖不出去。) 注:钴鉧潭,潭名。钴鉧:熨斗。潭的形状很像熨斗,故名。沣fēng、镐hào、鄂hù、杜:都是地名,全在唐朝首都长安附近,为当时豪门贵族居住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