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块钱国币》——诙谐的幽默,蕴含着轻松和机智,能使观众产生会心的微笑。 以彼此之道还施彼身——模仿吴太太语调理论,好像是抱怨成众,实际上是对吴太太的嘲讽,充满机智和诙谐。 大词小用——“进攻”、“被迫抗战”、“巨大赔款”等;使冲突更加形象,凸显人物形象。 辩论的口气——使日常的小冲突显得严肃庄严,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 新颖的名词——“高级的穷人”等,机智幽默。 2、《茶馆》——含泪的幽默,蕴含着严肃和悲哀,引起读者的深思。 唐铁嘴—— “我已经不吃大烟了”, “我改抽‘白面儿’啦”,“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过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冰凉!”。 庞太监娶妻,老林老陈要组建小三口儿家庭。 另:顺势总结语言幽默的特点 五、艺术特色 1、构思精巧,开头和结尾尤具特色。戏是从一派争吵声中开场的,这使戏从一开始就聚焦在主要冲突“该不该要打破了花瓶的李嫂赔三块钱”,略去了李嫂打碎花瓶这一事件的真正起因,“作者越过事件的真正发端,把起点放在一个处于持续状态的动势中,勾起了观众对于幕前情景的遐想。”(胡宁容:《谈丁西林独幕喜剧的特色》)正是这场并未写出的口角,给全剧定下了一个激越的基调。幕一拉开,舞台上就已战火弥漫,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本剧的结尾尤其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吴太太一逼、再逼、三逼,杨长雄一忍、再忍、三忍,已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此时杨长雄故意走到吴太太的面前摔碎另一只花瓶,全剧就这样在最后一个没有完成的动作上戛然而止了。“这样的结尾,象交响乐,在最强烈的高潮时突然‘以千钧之力一下收住,刹时万籁俱寂,令人目瞪口呆,半晌才如梦初醒”’(吴启文:《丁西林谈独幕剧及其他》),令观众联想万千。 《三块钱国币》的这种开头结尾方式使全剧始终处于一种急风暴雨的动态进程之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态度。 2、本剧的语言俏皮幽默,所有的语言纯乎出于角色的性格,看似平凡,但在此情此景下,不由人不露出会心的微笑。杨长雄模仿吴太太一上场时说话的腔调,表面上是抱怨成众,实际上是嘲讽吴太太,充满机智和诙谐。杨长雄满口“如果”“也许”“因为”的学生腔式的演说词令和吴太太的泼妇骂街的不和谐的交织,显出吴太太的不可理喻,也给杨长雄这番慷慨激昂的辩论涂上了一层喜剧色彩。成众的台词不多,但短促、风趣的语言已充分表现了他“自然而不自觉的幽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