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翻译。
    5、让学生起来复述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以检查学生对目标2的完成情况。
    第三步、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师问: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没想去。师:那好。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正气,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第四步、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3、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4、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