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诗四首之《渡荆门送别》原文、译文、赏析与作者李白简介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五言律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选自《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卷十五。
    荆门: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
    楚国:古楚国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海楼: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折射作用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于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
    怜:爱。一本作“连”。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远:远自。
    江:长江.
    下:移下。
    仍:频频。
    【韵译】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去游玩。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