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教师资料]《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过万重山漫想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所表达的开创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学习;
    2.学习本文运用联想以开阔思路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字词预习:
    夔kuí门在奉节县境,扼瞿塘峡,为三峡门户。
    耸峙zhì形容山峰耸立对峙。
    黯àn然阴暗的样子。
    怯qiè弱胆小软弱。
    船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条等做成的撑船的工具。
    欹qī侧倾斜。
    嘁嘁嚓嚓qīqīchāchā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啃噬shì一点点地咬、吞。
    摧山坼chè地摧塌山脉,裂开大地。坼,裂开。
    胯kuà腰和大腿之间的部分。
    抟tuán盘旋。
    端睨ní事情的头绪。
    翎líng毛鸟的翅上和尾上的长羽毛。
    燧suì上古时候取火的器具,这里指取火的动作。
    船舷xián船两侧的边沿。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到。
    2.导入
    ①唐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表达遇赦经三峡东归的欣喜。
    ②题解:
    作者:刘征,原名刘国正,当代诗人、作家和教育家。
    标题:“过万重山漫想”,“过”是线索,体现空间切换;“漫想”是组材,反映时间链接。“万重山”指坐船穿行长江三峡经过崇山峻岭。“漫想”指不受拘束地畅想,作者思路纵贯古今,可谓神思飞越,浮想联翩,任思想穿行于历史、今天、未来。
    3.多媒体课件演示:(三峡风光图片等)
    4.思考:
    ①漫想的起点?漫想的终点?漫想的思路?漫想的核心?
    ②我看联想(由本文谈开去)。
    5.点评:
    起点——夔门;终点——船穿过三峡。
    核心——“第一个”精神。
    思路——理出关键句法:
    主旨(神):
    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第一个
    联想(形):
    △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大禹——《禹贡》——《巴船下峡图》——独木船
    △再想下去
    在他之前——他不知道,也没有想——独木船
    △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庄子——历史——第一个——千百年后
    △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断定——眺望
    6.齐声朗读写景部分
    想像一下三峡雄、奇、险的万重山。读后,可由到过三峡的同学谈经历。
    7.结语:
    关于思路及主旨:作者的思路沿着“历史——现实——未来”这样一条线索展开。开篇,以“天问”式发疑,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由是,在他的想象里为我们塑造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有血有肉的光辉形象。这个人敢为人先,不怕危险,不顾旁人的讥笑和阻拦,毫不含糊地登上独木船,面带微笑,勇往直前。这是一种朴素而又伟大的追求。作者进一步联想到另外一些“第一个人”:
    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
    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
    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
    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
    难以计数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作者笔下的“三峡”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人类已经跨越和将要跨越的各个领域的高峰;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也成为一个象征——代表着人类创造历史的意志和力量。正是难以数计的这样开创者,构成了历史的脊梁。作者的“漫想”从实在的三峡跳到了抽象的“三峡”,意境由此而开阔、深邃。这样看来,作者借游三峡漫想,讴歌了知难而进勇于开拓的首创精神。
    关于课文结尾:最后两段,作者收束了他的遐思漫想,运用记叙和抒情的笔触,描绘出万重山过后那种宽阔、平静、恬然的自然景象。江水一泻千里,天空开阔,地面平旷,沙鸥在自由飞翔。这景象,与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江流狂暴、高山起伏、神奇莫测既是鲜明对照,又构成前后呼应。自有一种经历亢奋之后归于沉寂的情绪潜滋暗长,在穿过三峡之后久久不能抚平。
    关于文章包含着的一个哲理:闯过艰险的征途就有胜利的喜悦。
    8.补充作业:
    写一篇百字短文,谈联想。
    9.教学后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