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什么是大学?把大学当做饭碗的保证、享乐的天堂,这种功利性的目标对于你的复习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为什么不让大学成为一种知识、智慧与责任的象征呢?现在的努力是对未来的奠基,现在的储备是为了将来的视野,这个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现在的学习。有什么比你自主的对知识的渴望更有助于你人格与智慧的培养呢?我也相信这样的目标会让你学习的发动机加满马力十足的绿色燃料。 第三,什么是"好学生"?这个问题应该不会时常出现在你的脑海里,因为其实你早就为自己设置了这样的模板。通常意义的"超级好学生"有两种:一种叫大神,他们看书时候都在睡觉;一种叫学霸,他们睡觉时候都在看书。我不是大神也不是学霸,所以我看书的时候想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看书,结果就是纠结得不轻,但高考还OK了。在高考面前,甚至整个人生面前,成功都没有公式。我可以不聪明不逍遥,也可以不淡定不严谨,但我不可以在无谓的比较带来的重重压力下迷失自我。没有谁规定"好学生"一定是什么样,也没有谁说现在的"好学生"就是以后的赢家,所以就坚持自己的路吧,你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高考也不会亏待自信的你。 而面对高考,我们还需要具备什么呢? 第一是梦想。这个词被用的很泛滥对不对?可是有多少人真正让梦想成为奋斗路上的推进剂了呢?是啊,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梦想这个东西不能老提,多了它会让人窒息,但你确实不能没有梦想,也不能有一个恶俗拜金的所谓梦想。我们高中生很少能在繁忙的、整齐划一的学业中真正明白自己的事业目标,所以梦想这个东西往往很抽象。可是只要是梦想,就不要让它轻易破碎,我也请家长们不要去打击孩子们那些你们认为很无聊很无用的梦想。因为那些关于人类社会国家民族的大梦想往往是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与导航存在,而能有效地在我们浮躁贪玩时提醒我们努力的,往往是那些小小的寄托。它们有的遥不可及,有的简单至极,但你知道它们是让你所有的汗水泪水变得值得的图景。 第二是热情。在我们90%比例都是平淡的生活中,热情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催化剂。在高考这个坎儿上,热情也是一样。或许你会说,本来我对有几门课还是挺有兴趣的,但是高三那种嚼来嚼去的复习方式简直太恶心了。相信我,没人多喜欢高考复习,喜欢那种因为应试而被揉碎了的细小知识,但我们可以培养对他们的热情。这个方法我没有从什么心理辅导、教师答疑中见到过,可能比较另类吧。我的方法就是对内心那个烦躁的自己说话,强调这门课在应试以外的意义。比方说语文这一科,很恶心学不进去怎么办?我会对心里那个小人儿说:"你是个中国人,汉语是你的根,你想拥有国际视野,让世界更多地听到中国的声音,首先就要坚实母语基础。"我在各个科目上都给自己有这样的暗示,效果很好,以至于我经常在欣赏完每一门课后生出学习让生活如此美好的念头。这就是热情,可以后天培养的热情。 第三是信心。通常,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无谓的比较与竞争让我们的信心一点点衰退。所以,要抱有信心,首先就要明白在高考面前,你的对手只有自己。高三无数次的模拟考和排行榜会让你不自觉地和身边的同学进行比较,从中得到动力纵然很好,但请相信,清楚自己的位置后,你要做的是完善自我,而不是模仿他人。没有一个好学生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所以照搬只会让你越忙越乱。相信自己吧,你本来就足够优秀。 第四是耐挫能力。认识不少心态乐观的同学,他们好像天生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考砸了很快就能恢复,调整学习节奏重新上阵。但如果我不是这种人怎么办呢?我一检的时候考很毁,作文跑题、文综全瞎。我很计较这个的,痛苦了一个暑假,这个假期里我用课程和自习把自己塞得还算比较满。开学之后,我的作文基本就没再下过53分,文综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所以你能说一检是我的噩梦吗?那也是福分。耐挫不一定就是可以笑对一切,它可能是短期萎靡后的浴火重生,所以如果模拟考伤了你的心,哭一会儿闹一会儿都不代表你软弱,因为你会站起来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