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教师教案]《一剪梅》教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剪梅》(优质课教案)
    湖南省邵东三中李和珍
    教学目标:1、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利用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原则:开放性原则
    教学方法:联想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教程:
    一、诗画导入
    展示一组CAI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归舟争渡、惊飞的鸥鹭
    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能想起初中学过的哪首词?
    生: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师生齐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启发)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学习作者的另一首名篇《一剪梅》。(屏幕显示课题)
    二、研习新课
    1、范读比较:(屏幕显示)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师:(启发理解)这两首词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
    (提示)粗读可发现:
    景物时令——前写夏景,后写秋景;
    作者年龄——前为少女时期,后为少妇时期;
    感情基调——前愉快开朗,后细腻深婉。
    师:(提示)女词人初婚不久,思念外出的丈夫赵明诚
    2、清理思路、赏析意境
    上片:词人舟中所想→下片:回到现实
    分析理解:感悟意象美和意境美。
    上片:写女词人独居生活——舟中所想
    红藕香残:以点代面——透露秋景的冷落、萧条,
    独上兰舟:背面敷粉——如果能与丈夫一同划船该多好啊!
    云中锦书:相关联想——猜想丈夫的信该到家了,
    月满西楼:生发想象——仿佛身处西楼,望月计算着丈夫回家的日子。
    下片:写女词人由想象回到现实
    花飘水流:移情于物、借物抒情——韶光易逝青春难再啊!
    一种、两处:直抒胸臆——合写夫妻双方此刻望月思人的心情。
    无计可消除:——情之深、重!
    }揭示主旨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名句)平字见奇,化无形为有形(由外到内,运动之速)。
    3、名句赏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好在关联词“才……却”:前轻后重,无法排遣
    比较“才……又”(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刚……又”(刚考完数学,又要考语文):前后并举同等
    提示:写作一得——说话作文要力求炼字炼意
    小结——①本词重写相思,次写愁情。
    ②抒写闺情而非闺怨。
    4、诵读指导:
    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近;
    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诵读要领:单数句缓慢悠长,双数句轻快短促,借助意象和韵脚(秋、舟、楼、流、愁、头)帮助记忆。
    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自由朗读:(2分钟)
    个别朗读:1~2名学生演读(大屏幕显示相关画面、音乐)
    学生齐背:
    5、影象欣赏:播映依据课文改编的优美影象,达到形象直观,寓教于乐。
    6、随堂练笔:(5分钟)合理想象,补充空缺形象,再造意境
    (课堂重头)将全词改写成情景连贯、意境优美的抒情散文
    (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选定点评习作2篇)
    当堂点评:(3分钟)(习作投影显示,作者朗诵)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教师背诵:(下水作品)改写的散文诗(大屏幕显示、音乐背景)——
    粉红的荷花已经凋谢,铺着的竹席也生秋凉,
    轻轻解下丝绸帔,独自登上木兰船。
    天边飞来队队鸿雁,是谁捎来了远方的佳音?
    西楼洒满月光,思念的人儿啊该早日归来。
    花儿自管飘落,水儿自管流淌,
    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却只能独自愁闷各天一方。
    这样的相思愁苦,哪儿有办法可以消除,
    皱着的眉头方才展开,心里头却又想念起来。
    三、扩展鉴赏:《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鉴赏提示——这首词所表达的是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以一个“愁”字收束全篇,却用反问形式,含无穷之意于言外,更显“愁”之深重。
    金人南侵后,女词人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写出了许多反映个人不幸遭遇的动人词篇。《声声慢》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小结:《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从三个不同的时期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在作者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由此可见,生活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四、探讨婉约词风格:
    (提示)刚才复习和学习的三首词在风格上有一个共性,即都是婉约词。试说说婉约词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大胆发言,凡是能挨边的说法都予以肯定,然后由教师小结)
    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
    题材较为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
    五、创新思维练习:发散联想
    李清照除了创作婉约词,还有没有不同于婉约词风的文学作品呢?若有,试举例。
    ——有。①豪放词:《渔家傲·记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以梦幻形式表现作者冲破现实寻求光明和自由的愿望。采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风格豪放,意境阔大。)
    ②诗歌:《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歌颂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愿逃往江东苟且偷生的英雄气节,讽刺南宋朝廷在金人南侵后窝居江南的妥协逃跑政策。)
    ③散文:《金石录后序》
    (——南渡后所作。介绍《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婚后三十四年间的患得患失,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散文。)
    六、音乐欣赏:
    多媒体播放《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画面意境优美,音乐婉转动人,第二段师生同唱,将课堂结束在师生情感共鸣的最高峰,余音绕梁,意味隽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