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282。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 283。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284。不虞之事:虞,预料。没有料想到的事。 285。不容置喙:置,安放;喙,嘴。不许插嘴。 286。不胫而走: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 287。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也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288。不易之论:易,更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289。不足为训:训,法则。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法的法则。 290。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跟在别人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291。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稂莠都是同谷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没有出息。 292。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293。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294。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295。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296。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条约。 297。尝鼎一脔: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298。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299。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300。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301。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302。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303。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旧时指人登科。 304。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30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灾祸;池,护城河。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306。良莠不齐:良,善良,指好人;莠,恶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307。诚惶诚恐:惶,害怕。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用来形容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带有贬义。 308。魑魅魍魉: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309。充耳不闻: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310。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311。出水芙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312。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用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 313。础润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314。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315。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316。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317。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318。错彩镂金:错,涂饰;镂,刻。涂绘五彩,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 319。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 320。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312。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用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