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小结] 关键信息 一个转折 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次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大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一个结果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旨提炼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随堂演练]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A.列强强迫在沿海开放通商口岸 B.大量洋货涌入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法美等国借机签订不平等条约 D.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解析:《南京条约》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这是带给中国最严重的后果,其他的选项只不过是这一后果的具体表现。 答案:D 2.《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的条款是( ) A.赔款白银2亿两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C.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前的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四个选项中体现列强资本输出的是C项,列强在中国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征内地税,这最有利于列强的经济侵略,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 答案:C 3.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确立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解析:从“20世纪的大幕拉开”、“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可以看出,这是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其最严重的后果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C 4.(2011•杭州学业水平测试)日人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率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竟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史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B.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日本侵略军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八国联军 D.鸦片战争中的英国侵略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由“入京之联军”、“大肆掠夺”等材料出自日本人之口,综合判断是八国联军。 答案:C 5.从1840年开始,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这些侵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哪些方面的主权完整?试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门户开放”政策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解析:第(1)问要注意归纳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等。第(2)问要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实质和影响等方面分析。 答案:(1)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如台湾岛的割让、军舰巡查贸易权、领事裁判权等。 (2)“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从中“利益均沾”,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从而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事件按其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香港岛被英国割走 ②外国军队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驻扎 ③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①为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②为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③为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 答案:B 2.1894年10月西方列强报刊评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这揭露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野蛮暴行是( ) A.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 B.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在旅顺对和平居民进行大屠杀 D.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 解析:本题的时间是1894年10月,据教材内容可知,A项时间是1894年7月,B项是1895年,D项是1894年,早于A项。 答案:C 3.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为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法国外,还有( ) A.俄、德 B.德、英 C.英、美 D.美、俄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影响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俄国于是纠集法国、德国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 答案:A 4.下列条约中,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三项内容都有的是( ) ①《南京条约》 ②《辛丑条约》 ③《胶澳租界条约》 ④《马关条约》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有关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是能力考查的重要命题切入点,应引起注意。《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三项内容都有。而《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条款,《胶澳租界条约》没有涉及上述相关内容。 答案:B 5.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博览会进行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 A.勒索大量赔款 B.协定关税 C.开放通商口岸 D.割占香港岛及九龙司地方一区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南京条约》的理解,其中协定关税的条款最能体现英国对市场的迫切需求。 答案:B 6.马克思说:“英国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离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紧密封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了这场战争( ) ①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 ④一定程度上起到反封建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但在客观上起到了反封建的作用。①②③④均是对材料的正确分析。 答案:A 7.“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下列与此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