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河北正定中学2011-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理)(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此话生动揭示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特点。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恐怖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恐怖所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D.核武器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33.1945年斯大林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过去的战争不同,“不仅是占领一片土地,亦将其社会制度加诸其上”战后体现这一言论的事件是
    A.雅尔塔三国首脑会议 B.美国对欧洲援助计划
    C.“北约”“华约”对峙 D.东西两个德国的形成
    34.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35.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36.1956年12月18日,日本正式加入联合国组织,成为联合国第77个成员国。加入联合国使日本“国际上的地位迎来了战后外交史上最大的转机”,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日本的行动表明了其正在谋求国际地位的上升
    B.日本国际地位提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日本正在成为国际秩序的受益国
    D.日本该行动表明了政治上不再追随美国
    37.“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揭示了资产阶级
    A. 曾经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B. 永远是人类财富的化身
    C. 始终是社会进步的代表 D. 将来是世界经济的霸主
    38.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39.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变成了单极格局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40.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41.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了
    A.苏联的消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自二战后达到最高峰
    C.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建立美国统治下的世界
    D.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42.在我国传统的诞生仪式中存在着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的情况,根本原因是
    A.传统文化的影响 B.封建制度的存在
    C.小农经济的制约 D.佛教文化的浸润
    43.西晋陆云《答车茂安书》写道“遏长川以为陂,燔茂草以为田”,庾信《归田诗》有“穿渠移水碓,烧棘起山田”之句,徐陵的诗中也有“烧田云色暗”、“野燎村田黑”。这些文字都表明,到南朝晚期
    A.火耕肥田仍是江南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B.北方的精耕细作农业传到了南方
    C.南方经常出现森林失火 D.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44.“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不能反映的是
    A.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 B.自耕农经济的完善性
    C.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 D.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
    45.“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4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A.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47.有人到新疆考察农业,在吐鲁番看到了一种古老的灌溉设施: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延伸二三十公里,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灌溉。这种源于古代关中地区的灌溉设施是
    A.翻车 B.戽斗 C.耦犁 D.井渠
    48.“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布”的主要材料是
    A.麻 B.棉 C. 丝 D.毛
    49.《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对“三服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皇室消费 B.其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
    C.其产品可以进入流通领域 D.其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50.在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工场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5分)
    二、非选择题(25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重己》
    材料二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①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②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眥窳③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①果隋:据《集解》,即果蓏(音裸)。指瓜果。 ②同势③苟且)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
    ——《汉书•食货志》引李悝语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
    ——晁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什么?最早出现于何时何地?普及于什么时候?(8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什么?西汉时期楚越之地仍然保持这种耕作方式的原因是什么?(7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10分)
    河北正定中学11-12学年下学期高一第2次考试
    历史理科答案
    答案:(1)铁犁牛耕;春秋战国事情农业发达地区;汉代。(8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