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可以判断出诗句描绘的是1949年4月21日开始的渡江战役。 答案: D 9.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以后,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的胜利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解放军纪律严明,赢得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因此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0.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 B.“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D.中共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得人心者得天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的表述是对的,是失民心、独裁统治造成的,但归罪于“天意”是不合理的。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蒋介石、毛泽东等许多中国人曾经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材料一 蒋介石曾先后10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并且是1937年《时代》年度人物,当年《时代》的封面图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照。 材料二 毛泽东曾先后12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其中,194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请回答: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分别列为1937年和1949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上述两人在1945年曾进行过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面,简述毛泽东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 (3)毛泽东和蒋介石公开正面对抗长达半个世纪,列举在1949年前后,毛蒋在军事上斗争的典型事例及其结果。 解析: 本题以《时代》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为切入点,实际考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有关史实,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作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毛泽东受到世界的关注。 (2)目的: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广大人民。意义: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 ,赢得了人民信任。 (3)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被消灭;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