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清代许多商人、工场主把从事工商业赚来的钱用来买田置地,发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剥削沉重 B.重农抑商政策 C.农民购买力低 D.土地经营的利润率高 1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 ) A.官营手工业的出现 B.机器大生产的出现 C.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D.洋务企业的兴办 15.我国对外贸易的路线,由汉唐的以陆路为主转到宋元的以海路为主,其原因不包括( ) A.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 B.北方战乱频繁,严重影响陆路交通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D.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用于航海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宋应星生活于明清之际,47岁时开始编写《天工开物》,三年乃成。全书共十八卷,内容包括农作物栽培、农产品加工、制盐、制糖、陶瓷、冶炼、养蚕、纺织、染色、造纸等诸多部门。自战国时期的《考工记》以来,几乎没有这方面的书籍出现。 请回答: (1)为什么自《考工记》之后,几乎没有手工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书籍出现呢?《天工开物》出现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2)《天工开物》当时在国内遭到轻视、在国外受到重视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懒惰)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丹阳(今南京)旧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厘列肆,埒于二京(超过长安、洛阳)。人杂五方,故俗颇相类。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也……宣城、毗陵、吴郡、会稽、余杭、东阳,其俗亦同。然数郡川泽活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南海、交趾,各一都会也,并所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奇异珍玮,故商贾至者,多取富焉。 ──《隋书·地理志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反映出南方经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情况?这与北方有什么不同? (3)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出现了什么变化?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万历元年到崇祯十七年(1573~1644年)的72年中,从葡萄牙、西班牙、墨西哥、日本等国输入中国的白银达到一亿元以上。这个数字仅指海舶输入申报之数,至于走私或私人带来的还未计算在内。巨额的白银输入是以巨额的商品输出为条件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