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过程中,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平定七国之乱 ②颁布"推恩令" ③分封同姓王 ④削夺王国封地 A.③①②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17.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根本目的是( ) 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 18.两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 ) ①都是地方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 ②都由中央"削藩"直接引起 ③叛乱平定后,中央集权都得到强化 A.①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19.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 A.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替 B.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C.藩镇割据的延续,扩大 D.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 20.学习历史必须要有"格物致知",求真求实的精神,而当今网络盛行的"恶搞"却基本违背此精神.如有人"恶搞"《水浒传》,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设计了多种方案,来对抗欲霸占其妻的高衙内.根据宋朝的制度,指出下列哪一项建议是最不可能实现的( ) A.向统领禁军的"三司"(三衙)申诉 B.向负责军务的枢密院申诉 C.发动禁军部下反了朝廷 D.凭高超功夫暗杀掉高衙内 2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的"州官",其最早的职能是( ) A.管理地方行政 B.代表中央巡察地方 C.管理地方军事 D.代表中央节制地方 2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造成的影响 (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③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 ④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2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实力的是( ) ①秦始皇建立郡县制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唐代分封节度使 ④宋太祖派文臣作知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假如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 A.交给唐太宗裁定 B.交给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理 25.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院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26.元朝初年,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愈烦,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之,随即实行的措施是( ) A.设置三省 B.废中书省 C.设中书省 D.设置内阁 27.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28.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是( ) A.设立中朝 B.设立内阁 C.设立殿阁大学士 D.设立军机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