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D.反映了民族矛盾的主导地位
    21.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
    宣传进步思想,他们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右图所示著作的作者参与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2.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初步发展的直接
    原因是(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B.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C.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3.戊戌变法对于我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是 ( )
    A.首创了近代科技教育 B.废除了八股取士
    C.开始组织留学教育 D.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24.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妒归。”“两度劫”发生在(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5.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最主要表现为( )
    A.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缓和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削弱了封建势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4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枪、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退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拙,兵制陈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
    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坚船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界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基本主张,并判断其阶级属性是什么?(4分)
    (2)材料二比材料一的思想有哪些突破?其根本要求是什么?(6分)
    (3)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主张?如何评价?(8分)
    (4)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的先进中国人救国抗争的特点及原因。(6分)
    27.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新编》
    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怨不伸。
    ——《奉时杂录》
    材料三:义和团各坛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
    ——《庚子记事》
    材料四: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4分)
    (2)材料一中“又割台湾”指什么事件?(2分)
    (3)材料三、四反映了义和团对“洋人”和“清政府”的态度怎样?原因是什么?(4分)
    (4)据材料四说明义和团运动最重要的历史作用。(4分)
    28.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请回答:
    (1)结合19世纪晚期的国内国际背景,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6分)
    (2)这场战争对于中国、日本国内政局和远东局势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