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了。接着,国民党军队又向其他解放区举行全面进攻,中国人民自卫的解放战争开始了。在敌人的全面进攻面前,人民解放军依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战略方针。互相配合,集中优势兵力,开展大规模运动战。经8个月的作战,人民军队歼敌70多万,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蒋军的全面进攻受挫,机动兵力锐减,从1947年3月开始,被迫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设问:为什么重点进攻这两个解放区呢?
    蒋介石集团的战略企图是从解放区的东西两翼与人民军队的主力决战,并将解放军堵在黄河以北,使战争继续在解放区内进行。
    到8月间,蒋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基本上被粉碎了。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的指挥下,5月中,发动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电影《红日》),不久,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也被粉碎了。
    为配合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为解放战争提供坚实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展开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
    【合作探究】3:在艰苦的解放战争之余,中国共产党还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结合课本学思之窗思考: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土地改革运动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等任务,这一切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
    【合作探究】4:结合课本的资料回放思考:我军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什么?何为内线战争?何为外线战争?
    “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外线——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从解放区转向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攻,属战略进攻性质。内线——是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打击国民党的进犯,属战略防御性质。
    (1)时间:1947年6月
    (2)主攻方向:中原
    (3)标志: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过渡:1948年夏,战争进入第三年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1948年9月—1949年1月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制表归纳三大战役概况。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949年1月
    部队
    东北解放军
    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
    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指挥
    林彪、罗荣恒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
    林彪、罗荣恒、聂荣臻
    战果
    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
    歼敌55万,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中原地区
    歼敌52万,华北全境
    战果: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合作探究】5:为什么战略决战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
    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决战。这是因为,它既可以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收缩企图,又可以使东北人民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还可利用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从而有利于整个战局的发展。此外,当时东北战场的态势对人民解放军也最为有利,夺取决战胜利较有把握。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1949年4月、北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