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正确答案是A。此题是最佳选择题。该题考查国民革命运动的任务和性质,要求考生明确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实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把握历史本质的能力。看一场革命的成败,主要是结合革命的性质和革命任务的完成情况,而不应看表面现象。B、C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D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革命运动的表现。 5.“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理论内容:在中共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建设结合起来。 (2)原因: (3)实践表现 ①序幕: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揭开了进行独立武装斗争和转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②方向: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制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的方针,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③星火: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在实践中摸索中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并通过理论著作三篇加以总结。 ④燎原:井冈山的经验得到推广,全国形成十几个内革命根据地。 ⑤发展:红军先后在工农割据理论指引下取得三次反“围剿”胜利,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进行土地革命,红色政权巍然屹立,验证了革命理论的正确。 (4)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道路。 【例证】(2001年.上海.17)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解析】正确答案是D。此题考查知识再现能力。该题考查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农民的支持和参加,是根据地和红军发展的主要条件。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是根本措施。 6.博古等的“左”倾错误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处于幼年时期,对中国的国情缺乏深刻认识。 ②国民党的屠杀和“围剿”政策。 ③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2)表现:在革命道路上,坚持城市中心论;在组织上,打击不同政见者;在军事上, 定毛泽东正确的军事主张,毛泽东被撤消领导权。 (3)危害:国统区的党组织暴露并遭破坏;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4)纠正:遵义会议。 (5)教训:及时纠正;总结经验与教训;制定方针、政策要从国情出发;提高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不断进行党的思想建设。 【例证】(2003年.上海.16)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反“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 【解析】正确答案是C。此题考查对遵义会议内容的理解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解题是抓住关键词“多数”,再根据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的军事主张,结束“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可判断C是正确答案。 【同步试题导练】 一、选择题 1.(2004年.江苏卷.10)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2.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①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④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04年.北京文综.18)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 B.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党正确分析了国情 D.共产国际的支持 4.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 ) A.组织严密,纲领明确 B.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 C.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 D.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5.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那么大会就毫无意义。这件事表明孙中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