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3分) ②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4分) ③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 27.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某校拟举办一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图片展”请你参加活动,帮助完成下列问题。(共11分) (1)下面是该校设计的二个专题,请你写出能反映下列专题的图片。(注意:只写图片名称,无须画图)每个专题至少写2个。(8分) 一 日军军事侵华 二 日军在华暴行 三 国共合作, 全面抗战 四 全民族的胜利 (2)小红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图片,小明同学认为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丧师失地,所以不能用国民党军队抗战的图片。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3分)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进行巷战 中国军队在芦沟桥英勇抵抗日军的入侵 28、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斜吗?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主要代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央视《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其有谋反行为时,——可决弹劾之。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表现。(8分) (2)材料二的内容反映哪一重要法律文献?它是由谁制定、颁布的?为什么说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8分) 29、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不断吸取经验教训,经历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最后取得革命的胜利。请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中共吸取了什么样的教训?(2分) (2)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为中国探索出一条怎么样的革命道路?(2分) (3)红军被迫实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1分)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会议?(1分)它为什么成为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