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情况表明,19世纪中期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本章时间范围是由1861年至1901年,共40年的历史。这一历史阶段最基本的历史特征,就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不断加深,直至完全形成。具体表现为下列四个特点: 第一、清朝政局的变动。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开始;主张对外妥协和好的慈禧太后勾结奕訢,通过“辛酉政变”夺取政权,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的腐朽统治;1862年,清政府向英法“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人民革命,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汉族官僚的势力扩大,掌握了清政府一部分军政大权;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行省,1885年又在台湾设行省,加强管辖;1898年戊戌变法,光绪帝被囚禁,慈禧太后宣布“亲政”;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列强在华的代理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外商企业和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特点;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第三、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19世纪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法战争后签订的《中法新约》,最先体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要求,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的程度大大加深了。《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大规模对中国资本输出,1898年又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成形成了。 第四、中国人民掀起“救亡图存”,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斗争。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在这一时期,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也兴起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总理衙门建立的影响”、“辛酉政变的影响”、“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的原因及影响”等问题的分析,得出清朝政局变动的结论,从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与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事件。 3.通过学习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内容,认识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分析和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分析边疆新危机出现的原因及表现和中法战争的原因、影响,从而认识到政治制度的腐朽、为政者的腐败无能,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事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5.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战争爆发和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得出《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6.通过归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的主要史实,得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华进入新的阶段,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内在联系的能力。 7.通过分析康、梁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科学地评价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失败的原因,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具体进程中的曲折性,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8.通过对“扶清灭洋” 口号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辛丑条约》内容的具体分析,得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完全形成” 的结论,培养学生运用具体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的能力。 9.通过本章有关历史材料的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知识网络】 【学法指导】 1.外国侵略者将辛酉政变看成是自己的胜利,其原因是 A.政变削弱了清朝的专制统治 B.政变后顽固派改变了排外立场 C.政变使《北京条约》得以签订 D.政变后“最和外国人维持友好关系”的人掌权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能力,可用排除法来解答。《北京条约》签订是在辛酉政变发生之前,所以C项很容易排除;辛酉政变并没有削弱清朝的专制统治,也没有改变顽固派的排外立场,A、B两项也不难否定。正确的只剩下D项。 2.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有关洋务运动的基本知识。洋务运动是由清朝统治集团中以奕訢为首的洋务派搞起来的,他们引进一些西方的生产技术,开办了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某些抵制作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答案应是C项。 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含义,最主要的是由于它们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民用企业的诱导而兴起 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答案】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