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975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迅速回升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 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着手调整国民经济 D.停止了“左”倾错误 19.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改革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 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23.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4.经过对外开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都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 A.汕头 B.厦门 C.深圳 D.珠海 25.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第II卷 主观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材料三: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晚清状元。他不热心官场,而是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倡导“实业救国”,并创办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 材料四: 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以上材料均出自人教版教材必修二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什么年代?(2分)最初主 要分布在什么地方?(2分)除发昌机器厂外,请再列举一个标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 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 (2) 据材料二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2分) (3)材料三中张謇的大生纱厂获得很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发展的因素有 哪些?(6分) 27.(18分)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