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10 年5月1日,全球的目光将聚焦上海,通过世博会分享世界文明的新成果。就1851年第一届世搏会在英国举行的原因,某班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四种意见,比较契合实际的是 A. 当时的英国是“日不落帝国” B. 当时的英国拥有最发达的工业文明 C. 当时的英国社会环境较安定 D. 当时的英国拥有最先进的政治文明 16.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汇集到伦敦水晶宫。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人们相聚目的是为了展示进步和繁荣。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译为“炫奇会”。 在这次“炫奇会”上,人们能够看到 A.电话 B.蒸汽机 C.汽车 D.电灯 17.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该小说创作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①马车 ②汽船 ③火车 ④飞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影响不包括 A.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B.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D.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霸主 19. 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 A.外国商品的冲击 B.民族资本主义的冲击 C.资本主义萌芽的冲击 D.政府的打击 2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其主要是为了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镇压太平天国 C.抵抗外来侵略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1.我们说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清朝中央机构的变动 B.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C.建立了一支近代海军 D.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22.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设厂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23.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24.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 随身带有手提电脑 C.在西餐馆就餐 D. 听到有人称呼他“先生” 25.有人写诗描述19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于上海的一种新事物:“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此器”应是 A.电灯 B.电报 C.电话 D.电视 26. 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政策的实质是 A. 缓和了社会矛盾 B. 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 为了缩小贫富差距 D. 20世纪80年代后福利范围缩小 27.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种说法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 有利于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B.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C. 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D.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28.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商品经济 C.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