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题6(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进入20世纪后期,美国在世界上的国际贸易额比重逐年下降,国内经济增长缓慢;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经济力量迅速崛起;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世界经济出现了深刻变化。当经济版图从一家独大走向群雄逐鹿,当国际贸易串联起全球大市场,当国际资本仅仅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跨越国境的时候,世界需要一种更可靠更安全更公正,不为哪个国家所左右的信用保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谈论建立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虽然现在谁也无法预估这样的货币会在哪一天诞生,会叫什么名字,但只要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面迈进,它总会取代美元。 -----刘宗绪《历史学科问题讲座》
    ⑵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原因有哪些?(9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建立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依据有哪些?(9分)
    材料三:(中新社华盛顿2010年4月12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2日在华盛顿会
    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人民币的汇率基本上保持了持续的稳定。胡锦涛强调,中方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这是基于中国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改革措施需要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统筹加以考虑,尤其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
    -----新华网
    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为什么基本保持了持续的稳定?(6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
    41. 地理选做题(共A、B、C三道选做题,请标好选做的题号)
    A.(10分)【地理——旅游地理】
    材料一: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意味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借此大好时机,海南省利用优越的旅游资源,向游客推出了丰富的旅游产品,如热带海滨度假游、黎苗族风情观光游、南中国海潜水游、生态田园乡村游、热带动植物观赏游、万泉河漂流、碧海深情海洋世界等,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海南岛旅游观光,这将极大地促进海南省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材料二: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端,是海南旅游开发的窗口,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GDP的2/3以上。下图为三亚市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图,数值代表到三亚旅游人数占本省出外旅游总人数百分比。
    (1)写出海南省开发旅游产品所依托的
    水文景观。(2分)
    (2)据图分析三亚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的主
    要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4分)
    (3)提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
    建议。(4分)
    B.(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地震震中距太子港16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首都太子港大面积建筑物倒塌,几乎成了废墟,总统府也被震塌。截至2010年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
    材料二: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20公里的马乌莱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约60公里。因当地建筑有着严格的建筑质量标准和比较完善的应急措施,所以地震袭击之后虽然很多建筑受到损害但并没有完全倒塌。截止27日晚,地震造成近750人死亡。
    (1)分析海地、智利等地多地震的原因。(2分)
    (2)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分析地震
    烈度与哪些因素有关。(4分)
    (3)我国也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
    大。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C.(10分)【地理——环境保护】
    材料一;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图
    材料二:2009年6月25日是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
    材料三: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灾损耕地严重的省份往往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
    (1)结合材料一说明导致2001^-2003年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为(2分)
    A. 灾毁耕地   B. 生态退耕 C.农业结构调整    D. 建设用地
    (2)读图描述2001-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4分)
    (3)结合材料二回答你认为应如何合理利用耕地资源?(4分)
    42.历史选修部分A.(15分)
    材料一:我相信藉在中国西北用武而恢复国威,是王安石政策中打动君心的要点,因
    为王安石当政曾在西北由中国发动战争数次,其中有数次胜利,一次惨败。为了继续作战,皇帝需要金钱,为了筹款,国家财政制度必须改变。 -----林语堂《苏东坡传》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材料二:王安石基本上最关心的,是充裕国库,而增加国家财富的意思,也就是提高
    政府的税收。王安石看得很清楚,富商与地主正以自由企业方式获利,他不明白政府为什么不应当把他们的利润抢过来而由政府自己经商,自己获利。那结论是可想象而知的。他用的名称的确很够新奇,他要用资本削减垄断,叫“钱平”;他要取之于富归之于贫以求均富;他要阻止农民向地主高利贷款。在春耕期间由政府借款予农民,在收割后由农民归还政府,自然是仁善之举。 -----林语堂《苏东坡传》
    ⑵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其目的。(9分)
    B.(15分)
    材料一:“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等
    任何区别”; “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生
    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0年《中国人权五十年》
    ⑴以史实说明促成材料一颁布的历史因素有哪些。(6分)
    ⑵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中、西方所关注的人权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1989年以后中美关于人权问题冲突不断升级。试分析其原因和实质?(5分)
    C.(15分)
    材料一:1912年在海军部的丘吉尔说,“英国从来不缺海员,因为英国的儿童受到热
    爱海洋的教育,有当海军的思想准备。”他强调,“英国海军是一支无比强大的防御力量。它直接关系到英国本身的生死存亡。而德国海军,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德国人是一种奢侈。”
    ——《丘吉尔回忆录》
    材料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丘吉尔的心情却十分忧郁,后来写道:“当
    时,我有两种心情:一方面我害怕未来;另一方面我想帮助被打垮的敌人。”丘吉尔认为,英国的敌人虽被打败,但是,“目标尚未达到,其他敌人依然存在,在胜利者中间,有一股阻碍公正解决世界问题的新生力量,正在争权夺利。” ——《丘吉尔回忆录》
    材料三:1941年6月22日晚9时,丘吉尔在广播中说:“在过去的25年中,没有一
    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正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 —— 《丘吉尔回忆录》
    (1)材料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主要有哪些?(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敌人”是指谁?“阻碍公正解决世界问题的新生力量”又是指谁? (4分)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英德关系变化的原因。(8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