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这个昔日上海的大老板,如今倒成了他们的伙计啦!”刘鸿生的话说明( ) A.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D.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29、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C.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30、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便。今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于官场体统。”你认为这一政策最有利于( ) A.洋务派 B.小资产阶级 C.外国资本家 D.民族资产阶级 3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部门不包括( ) A.纺织业 B.钢铁业 C.化工业 D.面粉业 32、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 1895年1913年增长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1.7亿5.7亿3.3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0.28亿1.66亿8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A.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资本 C.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33、 “一五” 计划开始实施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是( ) ①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已经完成 ②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④人民处于当家作主的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4、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 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建立 ②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C.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生产责任制首先出现在( ) A.安徽省和四川省 B.山东省和安徽省 C.四川省和山东省 D.安徽省和江苏省 3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建立市场经济 B.增强企业活力 C. 引进先进技术 D.深化国企改革 38、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会议是(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五大 D.十四大 39、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4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其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土地所有制形式 ②经营管理的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力 ④产品的分配方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B.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招商引资走出国门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2、中国的第五个经济特区出现于( ) A.1978年 B.1979年 C.1988年 D.1980年 43、浦东开放后迅速崛起的条件有( ) ①上海长期积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②国家给予的一定时期的免税政策 ③上海独特的地理、交通优势 ④上海特有的人才、产业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