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2009-2010学年度(下)期末质量检测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2010学年度高一历史(下)期末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单元选择,每个2分,共60分)
    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是
    A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B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 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 D 组织农民积极从事生产
    2.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确立于
    A.中共“二大” B.南昌起义 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3.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4.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的路线
    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李德博古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5.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6.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7.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剖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8. 1944年11月赫尔利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时美国驻华使馆在
    A.南京 B.昆明 C.桂林 D.重庆
    9.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对日战略方针是
    A.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B.发动群众,全面抗战
    C. 依赖国际援助,持久抗战 D.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10.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 实行“三三制”原则C 开展整风运动 D 实行减租减息
    11.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是( )
    A.遵义会议 B.整风运动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12.“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A. 北伐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十年内战
    13.右图是台湾回归的重要场景,它表明被日本占领了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是在
    A.1943年B.1945年C.1997年D.1999年
    14.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5.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16.建国初期三大运动是指
    ①抗美援朝 ②土地改革 ③三反五反 ④镇压反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17.解放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这主要表现在
    A.全国物价得到稳定B.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C.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D.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
    18.右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