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理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80分)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1.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2.我国古代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手工业者缴纳的赋税 B.商人缴纳的赋税 C.农户缴纳的赋税 D.对外贸易的收入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 “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 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 程. ”从材料中可以推断,我国古代大规模修水利应始于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4.下列对“工官”制度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工官”指的是历朝历代设立的专门管理社会上手工业生产的官员 B. 其产品是官家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平民无权享用 C. “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顶峰 D. “工官”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未起到积极作用 5.会馆,顾名思义,“会”是聚会的意思,“馆”是宾客聚居的房舍,就是聚会和聚居之场所。商人涉足会馆,最早是在北京。明清时期,各省在北京的会馆和工商会馆,达500余处。有关会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商人才办会馆 B.功能只相当于旅馆 C.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 D.只有京城才会出现 6.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7.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书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书名 A. 《坊墙倒塌之后》 B. 《汴河两岸》 C. 《长安城的落日》 D. 《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8.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其基础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封建君主专制 C.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民贵君轻思想 9.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丝、茶等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业中的自给自足成分减少 B.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小农经济的解体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解体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是相同的 10.促成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不断上升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1.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A.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B.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C.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D.民族资本所占比重首次超过外国资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