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四 2008年9月,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呈恶化趋势。11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现在金融市场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纪律约束。20国金融峰会上,英国首相布朗和美国总统布什也认为应该建立一种类似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新秩序。 ——《新华网》 (4)根据材料四,概括特里谢希望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目的。与20世纪30年代相比,当前世界各国面对金融危机,强调加强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农”是近年来被持续关注的热点。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会议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材料二 随着英国毛纺业的发展和“价格革命”的影响,羊毛价格大幅度上涨,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英国资本主义化的贵族强行圈占了大量土地,结果大批农民被赶出了土地。……美国代表着另外一种变更模式,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1892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1930年上升到93万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与此同时,大规模农场经营占据农业生产形式的主导地位,……到1930年农场上升到629.5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经营面积增加到953亩。这些大规模农场耕作方式先进,单位面积农产品的收获量高,其农产品价格比经营小块土地面积的自耕农便宜。于是,那些继续耕种小块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卖掉已经难以为继生存的那一小块土地,到现代大机器工业部门去谋生路。近代中国的农民离村发生在农村封建经济关系十分强大的背景下,农村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式是小农经营,地主土地所有制及封建地租剥削广泛存在,封建高利贷关系十分盛行,广大无地、少地的小农阶层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在旧式封建经济关系网中,再也无法生存下去了,进城谋生成了他们维持小农经济的必要补充。 回答: (1)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曾出现过哪些土地制度?(3分) (2)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标志是什么?(2分) (3)苏俄在列宁时期曾经对农业进行过哪些改革?对苏俄分别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4分) (4)材料二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哪些启示?(2分) 高一期末历史(文)答案 试卷A:1—5 ADBCA 6—10 CCADD 11—15 ACBCB 16—20 CBADD 21—25 BAABD 26—30 BBCCA 31—35 CCCCB 36—40CDDBB 试卷B:1—5 CACCA 6—10 DADBD 11—15 ACBCB 16—20 CBADD 21—25 BAABD 26—30 BBCCA 31—35 CCCCB 36—40CDDBB 41、(1)发展最快的企业:商办企业(或近代工业)。 原因: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列强侵略加深);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张謇等实业家的努力。(5分) (2)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6分) (3)从企业性质角度:htt(4分 阶段划分阶段名称 1900—1925年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956年至今②社会主义企业 1959—1999年③国营(有)企业 1999年至今④股份制企业 42、(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4分) (2)“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 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4分) (3)具体办法: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3分) 目的: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分) (4)目的:规范世界金融市场,加强纪律约束;(1分) 主要原因:经济全球化。(1分) 43、(1)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3分) (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2分) (3)改革:实行余粮收集制、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苏俄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4分) (4)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发展规模化经营;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