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另附加题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B.小农经济C.刀耕火种D.石器耜耕 2.黄梅戏《天仙配》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具有的特征是 A.农业重要B.生活富足C.男耕女织D.夫妻恩爱 3.当代学者余秋雨曾把某一水利工程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一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井渠D.灵渠 4.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 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5.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 A.汉代B.六朝 C.唐代D.宋代 6.“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白居易《卖炭翁》)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当时实行坊市制 B.当时政府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控制 C.反映了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 D.作者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7.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它产生的时间是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中,发展最迅速的企业有 ①烟草业 ②纺织业 ③火柴业 ④面粉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张謇( )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过渡时期”是指 A.从解放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面 B.从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到新中国成立 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1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