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 ④利用经济的非军事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8.二战后,英国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如何正确看待这一问题? ①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 ②扩大了社会消费 ③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④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29.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GNP年增长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4.3%3.2%4.8% 1973—1975年2.4%5.3%9.4%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30.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的社会根源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 B.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发生了转变 C.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 31.列宁曾这样说到,“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道道地地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 ①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要借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③共产党人也要学会经商 ④要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3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33.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不能成功的相同原因是 A.没有突破个人崇拜的禁区 B.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C.片面发展重工业 D.扩大地方权力,导致地方分散主义膨胀 34.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0 社会总产值4.23.31.8—2 国民收入 4.33.21.O一4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35.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不包括 A.联合国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关贸总协定 36.“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 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37. 目前,由于欧盟的存在,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法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德国人从使用马克转变为使用欧元。从根本上看,这反映了欧盟的性质是 A.经济实体 B.政治实体 C.政治经济实体 D.军事实体 38.下列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产物 B.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C.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