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4分) (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3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4分) (5)材料二、三、四,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及本质区别。(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并导致会议无果而终。在此后的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材料2 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2005年12月13日正式在香港举行,反对世贸大型活动,当天下午二时许在维多利亚公园集合,逾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示威者齐集在维园球场内,包括约十名韩国农民,部分示威者穿起民族服饰,带备各式各样的工具,例如写上反对世贸的红色大气球、形象丑陋的蜘蛛模型、写着反对世贸标语的各式横幅等,为集会和游行增添色彩气氛。集会为时一个多小时,下午三时十五分左右,游行队伍在穿上黄色背心的纠察带领下,和平有序地离开维园,经轩尼诗道游行至政府总部。 ——网络新闻 材料3 反经济全球化示威 请回答: (1)反经济全球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如果你是一位发展中国家的官员。你从哪些方面来劝说本国人民退出反经济全球化运动?(8分) 亳州市高一历史期末检测答案 12345678910111213 DCADDBCBCCCBC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CCCADCBDBACD 26、答案要点:(18分) (1)重要因素:确立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2分)原因: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②圈地运动,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③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确立;④手工工场的技术积累;⑤广阔市场的需求:(1点2分,任答3点给满分6分) (2)突出问题:贫富差距悬殊和环境污染严重;(3分)影响:犯罪现象激增(或答社会治安堪忧)和疾病肆虐(3分) (3)清政府实行改革,开展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2分)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民族企业出现;(2分) 27.(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根源: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3分) (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4分) (3)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3分) (4)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其它言之有理亦可。答任意四点,4分) (5)同: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2分) 区别:社会制度不同(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2分) 28.(1)主要原因:①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发达国家受益最大②全球化还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 ③某些国家利用“全球化”达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目的。(6分) (2)①从人类的历史进程看,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2分)②全球化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区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2分) ③发展中国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政策,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积极主动中谋求发展。(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