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重点放在农业 C、重点放在工业 D、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20、苏联解体表明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社会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③④ B、①②④ ⑶、①②③ D、②③④ 2l、20世纪60年代初,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是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苏联 22、科技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下列生活场景符合二次大战后新变化的是 A、乘飞机远游 B、上网发E—MAIL C、汽笛长鸣,火车隆隆 D、家人同坐一辆小汽车外出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是 A、建筑业 B、农业 C、服务业 D、机器制造业 24、目前一些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25、对当今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①欧洲联盟②北美自由贸易区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④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共四小题.共50分) 26.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4分)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述有关措施及其作用。(4分)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 (3)根据上列两幅图片,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或土地制度)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4分)说明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材料一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190l一1911300560031510 191一191960013000751625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