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智林学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①铁农具的使用 ②牛耕的运用 ③水利灌溉的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3.“海船多漳、泉商贾贸易,于漳州则载丝线、漳纱、剪绒……泉州则载瓷器、纸张……福州则载大小杉料、干笋、香菇,建宁则载茶;回时载米、麦、菽……售于厦门诸海口。”这段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 ) ①国内市场商品种类的增多 ②闭关政策的松弛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④商贸城市的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 4.下表所示是1902~1930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各类资本统计表,此表说明20世纪之后( )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资本总额企业财产房地产借款 1902年812.7478.350.0284.4 1914年[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1171.11000.3134.3576.0 1930年3314.71977.1440.4897.2 ①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资本输出 ②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占主导地位 ③中国民族工业既获得资本保障,也面临列强竞争 ④列强在华政治势力日趋增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 5.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过抵制作用的是( ) ①闭关政策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③洋务运动 ④太平天国运动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是( ) 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 ②日本的经济掠夺 ③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国民政府的内战政策 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 7.下列关于中国官僚资本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四大家族为代表B.凭借国家政权积累财富 C.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D.依附英美帝国主义 8.下列对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险 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 D.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9.探索时期,党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思想有( ) ①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 ②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③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 )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和计划经济并存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11.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