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广东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考试(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5.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反映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序较深
    3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充分说明了
    A.思想解放是经济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B.封建君主统治是经济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C.列强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D.实现近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
    37.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38.“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受到的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39.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屡屡受挫,根源是
    A.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的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封建势力的束缚     D.外国资本的挤压
    40.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但仅过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
    平。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前提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一五”计划的执行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41.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主要体现在 ①正确认识了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 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提出了把我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2.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
    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
    43.安徽凤阳县长期属于贫困县,22年来没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1.9亿公斤斤粮食。但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公斤。这一历史巨变主要得益于
    A.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C.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D.乡、镇政府及村民委员会的建立
    4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C.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实行按劳分配
    45.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初步改变人们这一传统观念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视察南方谈话”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4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确的表述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47.最早促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因素是
    A.西方列强的入侵   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C.西方民主革命的思想 D.康有为、孙中山等个人等作用
    48.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