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 30、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说明( )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经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31、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革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32、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继续 33、世界银行的宗旨是( ) A、向成员国提供资助发展项目的贷款,促使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B、稳定国际汇兑 C、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D、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34、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 A、政治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35、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 A、 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 、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 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36、非洲现在很多地区仍然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 A、 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 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 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37、20世纪90年代,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成立。21世纪初,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2003年,中国也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些事件表明( ) A 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C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D 自由竞争代替了宏观调控 3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有( ) ①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 ②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③ 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④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的机遇。以下各项,对于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 经济全球化过程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 经济区域集团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③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④ 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40、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了。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 ①交通工具的变革 ②通讯技术的创新 ③垄断组织的形成 ④关贸总协定的创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41题13分,42题11分,43题16分, 共40分) (责任编辑:admin) |